大岭山连平村重唱客家山歌 村民不再留恋麻将声

17.03.2015  11:11

大岭山镇连平村公共电子阅读室内的照片墙。(记者 曹雪琴 摄)

大岭山连平村重唱客家山歌,逐渐改变村民精神面貌

东莞时间网讯 拥有2800多村民的大岭山镇连平村,是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村落。昔日村民们业余时间流连在麻将桌上。在创文过程中,镇、村干部组织引导村民演唱客家山歌,重拾自己的传统文化。村民在唱山歌活动中找到了精神依托,也逐步改变了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唱山歌也成为本地人与新莞人和谐共处的融合纽带。

大岭山镇在创文10年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和重点,调动全镇热情,推进全民创建。连平村的变化,正是一个缩影。

日子好过  一度空虚

走进大岭山镇连平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墙上一大块“致我们逝去的青春”照片栏令人眼前一亮。这块具有“文艺范”的照片栏,记录了部分村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容貌变化,也记录了这个客家人村落30多年来沧海桑田的变迁。

村委会办公楼后面,3棵500年历史的古榕树枝繁叶茂,见证了连平村的历史。村子不小,有7平方公里,人也不少,户籍人口2800多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全镇排在前五名,村民主要靠房屋出租和在企业工作收入,日子比较好过。

“日子好过了,打麻将、赌钱成了风气,女的也打麻将。一天到晚,村里麻将声没有断过。”村民李先生说,自己也曾长时间泡在麻将桌上,输钱比赢钱多,感觉精神非常空虚。村民为打麻将发生争吵、打架的事也不是少数。

其实,在2009年左右,村里就建好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健身室、老人活动中心一应俱全,还建了3个小广场、7个标准灯光篮球场。结果多数设施成了摆设。

“晚上熬夜打麻将,哪有时间去运动?更不用说看书了。”李先生说,其实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没少宣传,但村民们听不进去,“可能跟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有关系。”

山歌唱响  麻将收声

2010年,村里有了变化。村前广场上,村民唱起了客家山歌。

连平村宣传委员欧阳基说,客家山歌在连平村其实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而且村里能唱客家山歌的村民也不少,除了村里的“山歌王”李干鸿,还有一位80多岁的蔡婆婆也是“高手”,随口就唱,唱的歌词还能把情景氛围表现出来。

2010年9月,连平村客家山歌协会成立了,村里会唱山歌的村民都踊跃报名成为会员,一下子就有了120多名会员。随后成立了山歌队,每周周末在村前广场上演唱,最高峰的时候,一晚上的观众有600多人。再后来,村里又成立了妇女舞蹈队。

“村民不再留念麻将桌,就算有人想打,也凑不起一桌了。”欧阳基说,村民们演唱的客家山歌既有传统内容,更多的是反映当今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教化作用。在山歌的潜移默化中,村民也在反思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加以纠正。

李先生说,现在自己有空就健身跑步,很多村民气色看上去比以前好多了。村里的妇女晚上都相互邀约去广场上跳舞,“看得到,她们身材比以前苗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