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追忆东江抗日英雄 共同感受革命力量

07.09.2015  22:23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在观看完北京天安门的阅兵后,让我们一起感受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东江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英勇奋战的光辉业绩和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惠州学院新闻中心特请学院东江文化研究专家、政法系二级教授成晓军为我们谈谈那些年的那些事。
       
      新闻中心记者:能否请您向我们介绍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的具体情况?
      成教授: 十年内战期间,与中共广东各级组织相同,东江等地苏维埃政权、革命根据地屡遭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一度中止活动,几乎损失无存。在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广东党组织先后派曾生、王作尧等共产党员来到惠阳等地组织抗日武装。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派梁广等红军骨干来到东江抗日根据地开展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正式成立。
      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各级组织领导东江广大军民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十五个革命根据地之一、敌后三大战场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作为华南军民抗战的一面旗帜,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闻中心记者: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成教授:
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军事斗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创造了大城市和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成功典范。我以东江纵队为例,该纵队成立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粉碎敌军“万人扫荡”、“铁壁合围”等多次进攻,扩大游击根据地和抗日革命政权的势力,至抗战胜利,部队发展到1.1万多人,民兵武装1.2万多人。转战东江两岸、推进港九敌后、粤北山区和韩江地区39个县市,威胁和钳制着敌占大城市广州和香港,创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使游击区总面积达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人以上,对日伪军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俘虏、投诚3500多人,反击国民党顽军作战600余次,缴获各种武器6500多件,为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反攻作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政权建设、领导干部的培养方面成为华南地区的重心。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人员构成很广泛,为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曾设东江,主要负责人则由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领导人兼任。
      除了工人、农民这些成份外,还有众多的港澳同胞、归国华侨及来自全国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我谈几个事例: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参军参战者达1500多人,泰国华侨陈一民亲任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南洋各地惠属侨胞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宣布成立“南洋惠侨救乡会”,全面负责海外惠属侨胞支援东江抗日武装斗争各项事宜,其中,从1937年至1941年,南洋救乡总会捐献和筹集资金达3.8亿元国币;从1938年8月始,东江侨胞和港澳同胞先后组织了15个工作队,12个服务团(队),2个剧团,1个政工队共500多人,他们深入广大乡村和部队,为东江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和东江纵队的发展壮大作出重要贡献。
      三是,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成功地抢救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
      自1941年香港被日军侵占后,许多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困居香港、九龙。按中共中央指示,廖承志和东江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想尽一切办法将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矛盾、夏衍、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乔冠华、梁濑溟、高士其等800多民主人士、文化人士和家属从香港转移到东江,然后转移后方。这一行动,获得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及国内外舆论的高度称赞。
      获救后,邹韬奋曾说:“曾生大队长以文士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军东江。韬以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卫护,不胜感奋。”茅盾撰文称赞东江纵队抢救文化精英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四是,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抢救了一批国际友人和盟军人员,赢得了国际声誉,与盟军建立起情报合作关系,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至抗战胜利,经中共东江组织和东江纵队营救护送到大后方的英国、美国、印度、丹麦等人士达100人以上。此外,还救护对日作战遇险的美国飞行员8人。美空军克尔中尉1944年2月袭击香港启德机场时,遇险跳伞,遭数千敌人三个星期的搜捕,最终被东江纵队救护安全转移至大后方。
      1942年7月,经英国国防部批准,在桂林组织英军服务团,在惠州设立“英团”前方办事处。港九大队国际工作小组配合“英团”前方办事处潜入香港组织情报站,布置秘密交通线,进一步营救英军被俘人员。
      1944年7月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美军第十四航空队派出一个情报组到东江纵队建立情报合作关系,并设立电台。东江纵队建立联络处作为特别情报部门,袁庚为处长,黄作梅为联络员兼英文翻译,主管广东沿岸及珠江三角洲敌占区情报工作,人数发展到200多人。通过情报的收集,为东江纵队与盟军合作准确面沉重地打击日军提供了条件。


      新闻中心记者:能否请您谈谈东江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表现?
      成教授:
东江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怕流血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热爱家园、热爱祖国,忠于人民。他们中的许多人舍弃优裕的生活,不贪图高官厚禄、名利地位,而是慷慨悲歌,共赴国难,义无返顾,在所不计。如,共产党员曾任新丰县工委书记的陈宜广,在狱中面对日军威逼利诱,不为所动,临刑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据统计,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东江抗日武装牺牲的指战员达2500多人,还不包括从政人员和一般群众在内。


      新闻中心记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精神?
      成教授: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怀着对先烈们无限崇敬的心情,脚踏实地地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不为名,不为利,舍身救亡”的爱国民族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共同携手朝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