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的“追梦”故事——走近大型纪录片《追梦在路上》创作团队
4月1日傍晚,马志丹和郑耀豪在广州市白云区寮采村拍摄。谢宇斌 摄
春暖花开的季节,广东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追梦在路上》制片人、总导演马志丹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消息:“《我和木兰有个约会》《东海岛·人龙传奇》是由国际买家主动选片,然后接洽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部,再与张惠建台长签署国际版权合作协议,版权发行收益五五分成。”
马志丹提到的这两部片子是《追梦在路上》系列中的两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了解到,这两部片子被制作成52分钟的国际版在欧洲以英语、法语、德语3种语言发行,并将同时参展2015年第五届(欧洲)电影节“中国银幕”中国纪录片电影节,这也是广东广播电视台首次面向全世界发行节目。
《追梦在路上》实现的“全台首次”还有许多:第一个将宣传片放到白云机场候机大楼大屏幕播放,第一个将宣传片放到连接粤港澳的莲花山码头离境大厅播放,第一个节目独立制作短片在网络上播放,第一个节目在合作网络媒体上有专区,第一个独立运营了单个项目的微信公众号,第一个节目介绍上了广东卫视《730新闻》……
“一老”和“几小”
《追梦在路上》自2013年9月开播以来,已经有5个系列面世:《致青春》《坚韧的力量》《情·缘·梦·路》《中国儿童梦》和《男儿当自强》。如今,关注“三农”的第六个系列《我心飞翔》正在紧张制作,第七个系列的轮廓也已经勾勒出来。“第七个系列初定名《创客“90后”》已经获得台里同意,我们已上交了立项报告。”3月27日,马志丹告诉记者。
“追梦”团队并不庞大,套用一句台词就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马志丹常常自嘲是“马老太”,因为她已经在电视台工作了整整30年。几名主创人员多为“80后”,马志丹对他们的介绍充满广东味道:这是小戚,这是阿豪,这是阿懿,这是康林,这是阿磊……
通过在广州几天的采访,这“一老”“几小”的故事渐渐清晰起来。
在拍摄《追梦在路上》系列中的《中国娃娃》一集时,有一个场景是拍摄孩子们在水里嬉戏,马志丹要求摄像机和孩子们是平行的,这样才会让孩子们“平等”地和大人交流。由于水下鹅卵石又冷又滑,她不慎滑倒致胯骨严重损伤,当时已经接近晚上7点,水里寒气逼人,团队中有人提出暂停拍摄,马志丹却坚持在水中站着直到拍摄完成。
《金星之约——李丹妮袁迪宝五十五年再牵手》一集讲述的是跨越55年的爱情故事,为了寻找男女主人公55年前在杭州西湖白堤合影的那个位置,然后用蒙太奇手法表现出来,摄制组前往杭州,在白堤上反复走了几十个来回,一点点比对照片,甚至把白堤旁边的树都一棵棵“检验”了,最后确定了准确定位。
说起这样的拍摄经历,很多人问“有必要吗”,编导张懿(阿懿)评价说,马导将电视产品当成了一个作品,花几天寻找这一个镜头,但事实证明,无论是人物还是视角都非常完美。类似的经历,“小伙伴”们都能说上几段。编导郑耀豪(阿豪)说:“马导是一个要求极严的导演,也是对画面感极为敏感的导演,比如对光线的要求,其实八九点拍和六七点拍差别不大,但马导坚持我们要6点出发拍到9点,一直坚持拍到最好的镜头才收工。”
杨康林负责后期剪辑,因此成了陪伴马志丹熬夜最多的一个同事。剪辑《李智的梦》一片,开始时由于杨康林没有全面熟悉素材,把方向理解错了,片子初剪出来后,被马志丹推倒重来,用了两个星期重新组织素材,连续3个晚上通宵达旦精剪。最厉害的一次,冲刺精剪《我与木兰有个约会》,马志丹带着杨康林从早上8点“直踩”通宵,直到第二天中午。
用超强预判力记录
《中国父亲》是“追梦”系列中的一集,该片获得第四届(欧洲)电影节“中国银幕”中国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导演奖。主人公丹飞,出版界的“牛人”,是《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等作品的幕后推手。项目组主编戚丽霞(小戚)告诉记者,《中国父亲》能一炮而红不是偶然,其实对于丹飞的拍摄早在“追梦”前就开始了。
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马志丹策划拍摄23集系列纪录片,其间,丹飞以其独特的个性走入马志丹的视野,马志丹意识到这是个适合“被纪录片”的人,马导将原始素材全部保留下来并对丹飞持续跟踪拍摄7年,才有了后来的《中国父亲》和《中国娃娃》。
也正是这样的跟踪,使得“追梦”故事更加震撼。有一次,丹飞收到合伙人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给他的礼物并转赠给马导。3个月后,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丹飞的合伙人正好在这个航班上……得到消息当天,马志丹敏锐地作出反应:人物命运骤然变化,可以将这个情节放进纪录片。当时《中国父亲》已经制作完成,团队立即分头行动,一边在演播室拍摄礼物,一边让外采队伍迅速联系丹飞拍摄,将影像素材用快递寄回广州,这时距离播出只剩3天时间。
类似于《中国父亲》这种长达数年跟踪拍摄的情况,在马志丹团队并不鲜见。如超过10年跟踪拍摄的选题《李智的梦——New Made in China》、超过7年拍摄的选题《中国父亲》《中国娃娃》,拍摄5年以上的题材《花儿努力地开》《快乐小天使康若琦》。
打磨作品近乎苛刻
“马导制作,必属精品。”第一次听到这个评价是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电梯里,当时并未太在意,以为是一般的客套话,可几天采访下来却发现许多人都用这句话点评马导和她的作品。
马志丹这样形容自己从事的纪录片工作: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这些“守艺人”打造的“追梦”系列佳音频传。《追梦在路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设立的中国梦主题精品纪录片,获得中国电视十佳名专栏称号(社教类),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追梦”系列中的《绿手指的故事》《花儿努力地开》获总局首批中国梦精品题材纪录片……
台里人都知道,马志丹团队的作品只要不到播出前一刻,都还在修改。于是,负责审片的节目中心主任童威是最“怕”马导的,每次审完节目后,如果不是马上入库,他就会把磁带锁到办公室的柜子里,因为童威生怕磁带一旦交给马导,马导又会去做力臻完美的修改。站在马导的角度来看,节目完美是最重要的;站在童威的角度考虑,安全播出才是头等大事。马导对作品要求之高,还有一个精确到帧的细节。从输出机输出素材,马导坚持从非线性编辑机输出,这样会减少画面损失量。其实,非编是1度,对编是2度,我们肉眼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当然,马导的“苛刻”还体现在对待组里小伙伴的态度上。组内的同事几乎个个都有被“骂”的经历,但这种“骂”是针对事情,是教会大家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时间长了,大家互相调侃,觉得偶有马导“河东狮吼”是工作中的一种乐趣。大家还常打趣道:“今天你被‘骂’了吗?”
“进,进一步难,难于上青天;退,退一步易,易过食生菜。”就在记者采访时,面对有些同事交出来的一集电视台本初稿、一集初编节目,马志丹感到比较失望,说出了这句话。为了确保“追梦”系列的整体质量,确保品牌名声,尽管广东卫视已经安排时段播出,马志丹还是将这两期节目撤下来了。事后,马志丹在微信群里跟同事们说:“在周播栏目可以蒙混过去的一般节目,放在项目化季播节目中,是会原形毕露的。因为,项目化播出,是一个赛一个,一个比一个的。放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段、实时比拼,是蒙不过去、混不过去的。请同事们清晰地知道这一根本区别。《追梦在路上》已经形成品牌,只能向上不能下滑,也请大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