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自建抗日文物陈列室 冀年轻人铭记历史

05.07.2014  18:31

  曾执教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合肥退休教授张兴华自建抗日文物陈列室,展出文物200多件, 冀年轻人铭记历史。 路梦 摄

  中新网合肥7月5日电(倪欣然 路梦 谷岚 金际元)满墙的黑白战事照片、展柜里的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用的头盔、刺刀、军号、纪念章……20平米的屋子里摆满了张兴华的藏品。

  68岁的张兴华是安徽省会合肥市的一名退休教授,曾执教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自2006年退休以来,热衷于收藏抗日战争文物。“抗日文物就是侵略者的罪证,通过这些历史文物,我希望后来人能感受到战争是怎么回事,年轻人应该铭记历史。”张兴华说。

  2013年8月15日,张兴华在自家楼下仓库里建起家庭抗日文物陈列室,至今已接待过不少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他的陈列室中目前展出了200多件珍贵文物,且藏品还在不断丰富。

  值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张兴华向中新社记者展示了几件与卢沟桥事变有关的展品,用他的话来说,“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

  张兴华指着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说:“这是日本人当初占领卢沟桥的照片。”卢沟桥的狮子在照片中清晰可见。而照片中日本人佩戴过的刺刀和钢盔张兴华也有收藏实物。“钢盔当时是从英国进口的,现在已经没有了,刺刀叫做‘中正式’刺刀。

  张兴华介绍说,日本人每占领一个城市就会刻一个印章,给参与侵华的日本士兵盖章以代表其在战争中立了功。张兴华所收藏的印章中的两枚便是占领的印记,上面分别清楚地刻着“卢沟桥”和“宛平城”,并且有佩戴刺刀的日本兵和日本国旗。

  张兴华还给记者展示了大铜章,章的正面是一个立体的日本兵,佩戴着钢盔和刺刀,背上还背着毛毯、饭盒、水壶,“他是踩着国军的尸体过去的”,张兴华指着纪念章说。日本兵的身后有一束高粱穗向东边飘着,“这说明当时刮的是西风,而七月正是高粱收获的季节,表明了战争发生的时节。

  大铜章的背面写着“支那事变记念昭和十二年”(张兴华说,日本人都用“”而非“”),刻着的是一架日军轰炸机在宛平、天津的上空飞过。章的周围由八颗炸弹围绕装饰。

  “这个纪念章就是卢沟桥事变发生那一天的见证,充分反映了侵略者的暴行。”张兴华说。除了纪念章之外,他还收藏了日本给参与战争的士兵授予纪念章时所颁发的证书。

  张兴华说,战后,当事人将这些物品都带回了日本。“是我这十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从他们的后人处征集来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