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集装箱 堆出创意园
集装箱办公区
大洋网讯 在白云区永平街永泰村,有一座“特别”的创意产业园——由280多个“退役”集装箱堆放而成。该产业园地处白云山西麓,三五成群,藏在树荫下,依地势而堆放,环境幽静。目前,该集装箱创意园区备受年轻创客群体的青睐,已吸引216家企业落户。集装箱堆起的这座创意产业园是否符合建筑规范?作为办公场所,安全性如何保证?近日,记者走访了该园区。
在永泰地铁站A出口出来,沿着学山塘街前行500米左右,就看到一座“火车头”与集装箱拼成的大门,往前走就是集装箱办公区了,园内绿荫环绕,集装箱三五成群,一层层叠起,有的堆在山坡上,有的放在树荫下,箱体被涂成各种绚丽颜色,给人充满活力、很潮的感觉。
为何要建设集装箱产业园呢?学山文化创意谷董事长朱忠贤说,在设计产业园区大门时,在网上发现了报废集装箱再利用的案例,于是找了5个集装箱建起了一座个性化大门。“后来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设一座集装箱产业园区。我们购买了280多个报废国际标准集装箱,一层层堆放起来,通过焊接加固,构成不同办公空间,再用木板、铁架做成楼梯、户外平台,形成一个个独栋式、联排式办公楼,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朱忠贤介绍。
一家名为天域尚品的设计企业是首批入驻集装箱创意园区,该两层集装箱办公楼由三个集装箱建成,其中一个集装箱底部一部分被挖空,建设了直通二楼的楼梯,两个集装箱顶部挖出两个玻璃天窗,坐在办公桌前,抬头便可看到天空。
记者注意到,有的集装箱办公区还设置了落地窗,让阳光直透进来,有的集装箱之间搭建空中廊道,构成集装箱办公群。办公空间内铺设木地板,安装了空调,还用玻璃鱼缸、书画装饰墙面,与普通办公房装修并无差别。该园区还引进了国家新能源屋顶光伏发电,屋顶铺了发电板,计划今年内全部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届时,每年发电量约为11.48万度,可满足整个园区的生产生活。
据了解,学山文化创意谷前身为永泰村的5个村社工业园区,现在整个园区分为A、B、C、D、E五个功能区,占地面积150余亩。“过去,这片区域多为3~5层工业厂房,主要是皮具、制衣工厂,近年来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租金由原来的20元/平方米涨到了现在的45元/平方米,集装箱创意区更是高达85元/平方米。”朱忠贤表示,该园区重点打造创业孵化器、联合办公空间以及新型产业小型创业办公等,深受年轻创客的青睐。
此外,学山创意产业谷的C、D、E区为工业园区,目前园区运营方正在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将其改造成写字楼,并在楼顶、大门口、建筑外墙等地方点缀装饰集装箱元素,着力将其打造成O2O、跨境电商、互联网+汽车用品园区。目前已有16家汽车用品电商企业进驻。
规划:提升人居环境引来更多“金凤凰”
朱忠贤告诉记者,整个园区分为5个功能区,根据不同定位引入特色产业,目前A、B区已初显规模,其余3个功能区正在加紧进行升级改造中,拟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开放。
目前,园区正在进行外墙颜色升级和墙面导视安装。朱忠贤介绍,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造及整饰,整个园区已初步呈现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态势。目前,进驻园区的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四上”企业近20家。朱忠贤表示,当前已有不少企业慕名而来,随着园区及周边环境的持续改善,相信会引来更多的“金凤凰”。
除了在产业引入上发力,该园区还注重对园区及周边环境的升级改造。“当前,区委、区政府提出产业要升级、环境要改善,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园区也要积极响应,这对企业及区域发展都十分有利。”永平街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园区的微改造项目已获街道审批通过,接下来将陆续开展“三线”下地、外立面整饰等项目,有效提升整个园区及周边的人居环境。
焦点
集装箱堆放是否符合建筑规范?
朱忠贤说,按照国家政策,集装箱并不属于建构物,只是集装箱临时堆放,所以并不涉及违建问题。“对此问题,在之前,我们有专门向规划部门咨询过。”
朱忠贤还表示,按照行业规定,集装箱使用10年必须强制报废,很多报废集装箱没有好去处,有的只能将钢板切割后重回炼钢厂。“我们为废弃集装箱找到一个旧物新用的新路径。”朱忠贤表示,在国际上,利用集装箱搭建办公房的模式很常见,在国内只在一些产业园区零星出现。“我们可说是目前国内使用报废集装箱数量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集装箱办公区。”
集装箱办公房安全如何保证?
“安全性是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在集装箱堆放过程中,主要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加固,如何堆放是经过力学专业测算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绝对安全。此外,我们还考虑避雷问题。不少集装箱办公房都是在树荫下,树木是避雷的第一重保护,我们在园区还建设了一根大避雷针作为第二重保护。”朱忠贤说。
空箱层层叠放存在承重问题吗?朱忠贤说,一个集装箱重量在1~2吨左右,承载重量在20吨之上。在轮船上,集装箱可以堆放10层高。“我们堆放三层左右是绝对安全的。”
除了加固、避雷、承重,集装箱办公区还考虑隔热、防水问题。朱忠贤表示,集装箱外立面涂的是阻燃、防锈水性漆,集装箱顶部做了防水处理,有的箱壁还使用了隔热新型材料。“住在这里没有感觉热,空调用电和普通办公楼差不多。”一位入驻的公司人员说。
文、图/广报记者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