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选定海域委托海葬家族逝者 遗嘱普及广东老人更开明

04.04.2017  10:54

大洋网讯 清明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墓祭、家祭,还有家族传承、慎终追远的意义,进而承载着国人最为看重的孝道文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财富积累增长,老人立遗嘱的观念也进一步普及。

去年11月,根据广东省司法厅关于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的工作要求,广州市多家公证处为符合条件的长者登记办理免费遗嘱,这项便民措施将延续至今年6月底。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部分立遗嘱的老人希望子女“厚养薄葬”,也有一些长者对“身后事”有特殊要求,非财产分配的遗愿执行需要特殊委托。

遗产分配留“专款

要求女儿每年祭拜

据了解,对于如何安排去世后的安葬祭祀等事宜,前往遗嘱机构立遗嘱的老人中,只有个别会在遗嘱中列明。据南粤遗嘱中心统计,该遗嘱中心成立至今,立遗嘱时明确提出身后事安排的老人不超过5人。

日前,记者在南粤遗嘱中心采访了几名前来办理遗嘱的老人及其家属。

92岁的张老太在二儿子和大儿媳的陪同下前来立遗嘱,除行动不方便、患有白内障视力不好外,张老太身体状况还行。张老太说,丈夫早逝,她独自一人拉扯大五名子女。如今她年事已高,二儿子每天都会来看望她,大儿媳也对她十分孝顺和照顾。张老太表示,身后事如何风光她也不会知道了,所以她只希望能与丈夫在花都合葬。

而84岁的何老太则在小儿子的陪同下前来立遗嘱,她腿脚还十分灵便。对于身后事,她表示没有考虑过。“我一直都教育子女要厚养薄葬,长辈健在时多多孝顺,在晚年吃好穿好,居安食美,心情舒畅就好了。不要等到人不在了才来表孝心,那时候,再隆重的葬礼也没用了。”何老太的小儿子王先生说,他的父亲是孤儿,但母亲有很多兄弟姐妹。每年清明节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家庭聚会,和过年时差不多。几个舅舅和表亲都会在清明假期来到广州,拜祭先祖后再到酒楼吃围餐。

80多岁的陈老太此前在三名女儿的陪同下到南粤遗嘱中心立遗嘱。在安排遗产分配时,她预留了30万元“专款”,这笔钱是今后每年后辈祭拜的“资金”。记者了解到,陈老太对三名女儿的要求只有一个,“生前多来探望,身后每年清明要来祭拜”。

还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在南粤遗嘱中心办理遗嘱。他们在遗嘱中要求去世后后辈不搞送别仪式、无需隆重拜祭,但子孙后代要保存好他们二人生前的照片。如果后代们不想保管了,也不能扔掉,一定要在墓前烧掉。

骨灰欲撒云山石球

子女不同意难实现

80多岁的梁老太家住广州,她的遗愿比较“特殊”。去年,她独自一人来到南粤遗嘱中心,除了安排名下房产如何分配给三名子女的问题外,她还希望过世后子女能把她和老伴的骨灰一起撒向白云山麓的一个大石球,今后的每个清明节,子女可向大石球默哀怀念。

梁老太说,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很多年前她就和老伴商量好了。数年前,老伴曾在家中写过一份自书遗嘱,提到希望死后能把骨灰撒在那个石球上。后来老伴走了,子女却不同意,认为这样做是不孝,一定要让老人入土为安。于是,梁老太老伴的这个遗愿未能实现。

梁老太说,她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了子女日后能更加顺利、和谐地继承遗产,所以前来办理见证遗嘱并“旧事重提”。在见证遗嘱的录音录像过程中,她再次提出将骨灰撒向石球的要求,并表示这个石球对她和已过世的老伴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

梁老太的这个遗愿能实现吗?“不一定能够实现,主要看老太的子女是否愿意这么做。她没有委托我们执行,遗嘱中心也不能干预。”南粤遗嘱中心工作人员说。

失独老人安排后事

选定海域委托海葬

而对于失独老人来说,他们更需要提前安排身后事。去年,来自珠海的70多岁的谭老伯来到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咨询办理遗嘱事宜。据了解,谭老伯是一位失独老人,唯一的孩子十几岁时因意外过世,剩下夫妻俩相依为命。尽管现在身体还可以,但想到自己作为长子没有后人,其他兄弟姐妹也没有他那么重的家族观念,所以谭老伯想将来进行海葬。

广东遗嘱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谭老伯,遗嘱库只提供遗产分配等相对简单的公益服务,并转介他到中华遗嘱库授权的专业机构办理。去年11月,谭老伯完成了所有遗嘱及委托执行手续。据悉,谭老伯的爷爷当年下南洋打工,漂洋过海积累下很多家业,爷爷的3个孩子每人都分到了三四处房产。

如今,谭老伯的几套房产都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作为长子,他每年都会代表兄弟姐妹回老家祠堂祭祀捐钱。他想到自己不在世以后,兄弟姐妹都不会管这些事了。不仅是他,连爷爷奶奶今后也可能没有人去祭拜了。

因此,谭老伯在征得兄弟姐妹的同意后,委托遗嘱库的人员实现他的遗愿——在他去世后,捐出有用的器官,火化后在中华遗嘱库的监督下将他、老伴、儿子、父亲、爷爷和奶奶一共6人的骨灰进行海葬。

老人还指定了海葬的具体地方,是他老家祠堂附近的一个海域。”广东遗嘱库负责人许爱芳告诉记者,海葬并不少见,但从法律角度来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需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授权和委托才能实现。

遗嘱普及

大年初八立遗嘱

广东老人更开明

许爱芳认为,从中华遗嘱库的几个分库来看,广东地区老人立遗嘱的意愿和意识,在全国来说都是领先的。据悉,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服务了1万多名老人,存储和保管遗嘱已达6000多份。

许爱芳认为,老人们临近生命的终点,对立遗嘱有迫切需求。今年春节,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安排正月十五后才对外服务,年初八让工作人员回来进行内部培训,但当日早上8点多已经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有孙女为爷爷奶奶预约立遗嘱的,有儿子上门为父母亲拿预约卡的,有老人和老伴一起立遗嘱的,也有和邻居一块前来咨询的……

这也说明,广东人并未因为陈旧观念而避讳立遗嘱,考虑的反而是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了,可以趁着大家都在就把事情办了。”许爱芳说,广东人很务实也很开明。此外,如今老人立遗嘱的目的也有所改变,不再只是为了子女。今年办理的几个案例,都是老人为了自己能更好地安享晚年而前来立遗嘱的,尤其是失独老人。例如欲将骨灰撒向大海的谭老伯,他把身后事安排好了以后,便开开心心地出国旅游去了。

办理遗嘱公证数量

(截至3月30日)

免费办理

南方公证处

登记(预约)办理3247件,已出证超过2000件

广州公证处

登记(预约)办理1500多件

海珠公证处

登记(预约)办理1000多件 

部分收费

广东遗嘱库

已办理自书遗嘱储存和保管6000多份

南粤遗嘱中心

已办理见证遗嘱1000多份

信时记者魏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