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从国旗手到列车员

29.09.2014  13:06

  广东新闻网广州9月28日电 题:从国旗手到列车员

  作者 唐珂

  从众人瞩目的国旗手到广铁集团广州客运段K776次列车班长,眼前的小伙子叫陈志健,身材高大健硕,说起话来略带腼腆。谈及过往的骄傲,他谦虚地几句话带过。

  两年国旗手生涯

  陈志健祖籍湖南衡阳,2001年入伍。在500人的队伍中,陈志健出类拔萃,被武警北京总队第14支队挑中。接着在大兴训练基地,陈志健过五关、斩六将,被分配至六中队国旗护卫队,开始了两年的国旗手生涯。

  1.8米的陈志健在队里算矮个了,身体条件不算最好,但在训练中非常刻苦。在正步、队列、操枪的练习内容里,曾经因为强化训练,他尿血也仍然坚持;在操枪过程中,他手上起的血泡破了又破,最后结成老茧;为了军姿更标准,他身背重物,被衣领的大头针扎过无数回。

  最苦的还是浓浓的思乡情,两年兵役时间,不准用手机联系,没有回过家。两年的艰辛,换来了优秀士兵的荣誉以及一次三等功。

  2002年10月1日,他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下了金水桥,对面黑压压的人群,闪个不停的闪光灯,138步正步到达国旗区,2分零7秒的时间国旗升上旗杆顶部。面对国旗,他激动地留下了泪水。2003年,陈志健退伍。

  乐做好事上百件

  2008年,陈志健转至广州客运段成为一名列车员。准军事化的训练与工作模式,让陈志健找到了熟悉的感觉,他从基础做起,敏而好学,很快上手。

  他最大特点是乐于助人。6年来,他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做过的好事上百件,受过旅客的口头表扬不计其数。

  6年来,陈志健追求进步,酷爱学习,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业务高手,连续3年参加段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6年来,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陈志健抢在前,冲在前,被民众誉为急先锋。

  今年7月15日,因受暴雨影响,K776次列车上行至西河站时停滞不前,全列车缺水。陈志健所在车厢里格外吵闹。一名年轻的廖姓女士,独自带着不满5个月的宝宝去重庆,因无水冲奶粉,宝宝饿得哇哇哭。陈志健迅速下车,找到两箱水,捧起往餐车跑,请师傅第一时间烧开一壶,灌到自己的密封水杯,手臂下又夹了两支矿泉水,马不停蹄赶往车厢,熟练地给小孩冲调奶粉。小孩喝到了奶,止住了哭闹。

  军人气质打头阵

  因为能力出众,如今,陈志健是K776次列车班长,是列车长的左右手。

  2012年全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徐志敏是陈志健跟随的师傅。看着陈志健一路成长,徐志敏称赞道:“小伙子一来就让人感觉他是当过兵的,将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车班。

  春运期间,车班人员一分为二。车班补充上来一部分学生列车员,陈志健对他们关爱有加,无论是在业务上、人身安全上还是生活上,都操心不少。他常说:“看见你们,就想起我当年独自一人去参军的艰苦,全靠班长贴心的帮助。今天换位思考,帮助新手是应该的。

  每年春运,陈志健都勇打头阵。连续两年,他主动请缨,担任临客列车长,吃苦在前。连续3年的节假日,陈志健都在一线跑车,没有与家人团聚,毫无怨言。

  “他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一个晚班当下来,他可以不闭一下眼睛,精力非常充沛,责任心非常强。”徐志敏说。

  有人问他:“你从万人注目的国旗手,到现在的普通列车员,有没有一点失落感?”陈志健说:“服务旅客与护卫国旗一样,都是光荣的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