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尽非遗文化华彩,超六万人玩转“波罗诞”
正逢千年庙会“波罗诞”举行,黄埔穗东街道南海神庙每天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3月2日有非遗展演,不少游客提前两三个小时就赶到了南海神庙,都想抢个好位置观看演出。上午10时许,在一阵锣鼓喧天中,“非遗华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正式上演,龙腾虎跃,狮王争霸,给前来逛庙会的群众一场难忘的民俗文化盛宴。据统计,截至3日17点,庙会开幕以来,购票进入南海神庙的群众已超过6万人。
可看:狮王争霸,视觉盛宴让本土非遗“热起来”
第16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3月2日至4日举行。“波罗诞”千年庙会第二日的重头戏是非遗节目展演,黄埔区十几条村的狮队、貔貅队精彩上演“狮王争霸”。
来自广州市泰晟龙狮团、黄埔区长岭街龙狮协会、黄埔区穗东街夏园鸿福堂醒狮队、广州港技工学校龙狮团、黄埔区新龙镇大坦舞貔貅队等17支队伍依次带来舞狮、舞貔貅表演。由广州市黄埔区龙狮协会带来的压轴表演《雄狮飞跃贺庙会》吊足观众胃口,狮子跳跃在梅花桩之间,时而高扬狮头,时而故意踩空,在表演完结时刻从梅花桩上空翻落地,引发观众连连高呼喝彩。
“今天的舞狮表演形式多样,既有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之类的高难度动作。突出展现了狮子外出觅食的过程中,穿过山河湖泊,奋勇争先的醒狮精神,展示了中国人一贯的进取精神。”广州市龙狮协会常务副会长龚桂冬表示,当天参与表演的17支队伍中,有15支来自黄埔区的各个街镇,不少表演还融入现代元素和故事情节,观众一看就懂,兼具观赏性和趣味性。各个街镇村社对于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谓“系出同源、各有阐发”。
“演员们经过了刻苦训练,表现很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参与当天表演的貔貅广州市代表性传承人吴焕东表示,“貔貅舞在我们村里一直传承很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许多孩子放了学就开始训练,他们都很喜欢,我们还会在小学、中学、高中设立关于貔貅的第二课堂,从小培养孩子,训练技术功底,让舞貔貅能发扬光大。”
可逛:非遗文化精彩亮相,扶胥古镇游人如织
南海神庙东侧,庙头社区清河大街、风度街彩旗飘扬,树上挂着红灯笼,喜庆洋洋,游人如织。这里是扶胥古镇市集,设置了众多非遗项目展示、非遗体验等特色摊位。本届庙会邀请了国家级、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展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逛庙会期间,老百姓可近距离感受波罗鸡、波罗粽、铁枝木偶、粤剧、打铜技艺、通草画、广绣、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乞巧、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等省市区非遗项目。
除了波罗粽和工艺品波罗鸡等独具“波罗诞”特色的非遗文化颇受游客欢迎,佛山非遗醒狮等档口人气也很高。据摊主介绍,传统醒狮制作耗时很长,其工艺包括扎架、贴纸、晾干、贴花、刷漆及贴饰等六个部分,其中最复杂的贴花,要在已晾干的轮廓上扑纸、贴花,用各种亮片、彩纸和手工描绘,把整个狮头的眼、鼻刻画出来。而在粤剧非遗档口,粤剧服饰、道具等制作工艺一一展示,让过去掩藏在幕后,不为群众所知的文化元素被更多人了解。同样在现场展示的非遗项目——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其选材、炮制技艺、蜜丸工艺一丝不苟,继承了传统独特的制作技艺,确保了药品疗效,可谓是尊古法,立新方。
将非遗展演,游乐、民间工艺、地道美食、民俗传统融汇贯通,是本届“波罗诞”千年庙会的另一大特色。在扶胥古镇风情街上的穗东社工义卖档口里,年过六旬的郭汝维正在专心致志地剪纸。只需几十秒,一个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就呈现出来,其相似度让游客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郭汝维说,波罗诞是一个很好的民间文化技艺展示平台,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剪纸。
如果游客逛累了,还可以到扶胥古镇美食市集一饱口福,市民可品尝试吃波罗粽、嫁女饼、南岗鱼包、萝岗果等该区传统美食。在黄埔华苑档口,新出炉的点心香气扑鼻。“今年的美食市集是由我们黄埔本地团队来承办,除了传统市集,今年还增加了当下流行的特色车尾箱主题商家。”美食市集负责人钟伟源介绍,市集既有本地特色美食,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美食,从早上八点一直延续到晚上七点,络绎不绝的人流将市集塞得满满当当,不少商家打烊了,食客还不舍得离开。
可感:从古庙逛到新馆,领略千年海丝文化
一改过去“波罗诞”千年庙会只在南海神庙举办,今年庙会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广州海事博物馆也是市民“游波罗”的必去打卡点。广州海事博物馆精心筹划了多场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活动。“波罗诞”千年庙会期间,市民可在博物馆参与“广钟技艺展示体验”“潮州铁枝木偶戏”“香云纱织造技艺”“粤剧展示体验”等特色非遗体验活动。从古庙逛到新馆,可全面感受千年海丝文化之美,领略非遗文化绚丽多彩。
闻名中外的潮州木雕是中国优秀传统技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也是团结刻苦、努力奋斗的潮州人精神的体现。广州海事博物馆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乾坤戏场——潮州木雕藏品展”,遴选展示了潮州精品木雕77件,融合了文学、戏剧、民间故事的叙述和雕镂刻画、漆艺等传统装饰工艺,呈现了精美的艺术风格及多样的主题内容。设在博物馆负一楼的18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由广州海事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举办,展出18世纪至今的丝织精品、设计稿、意匠图、时装画报、品牌产品及中国外销艺术品等。非遗馆的织娘使用古典贾卡织机,现场演示提经、飞梭、引纬、打纬等织造工序,生动还原了19世纪的法国丝绸工坊场景,让参观的市民游客大开眼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 郑嘉俊、范敏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