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遭遇刷单大军蚕食:不出车月领3万

08.07.2015  17:47

Uber“刷单风云” 图:柏可林 摄

对于外来户Uber(优步)而言,中国市场绝非其想象的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简单到用钱就可以解决的——尽管其宣称要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再融资10亿美元。

种种迹象显示,这只庞大的“恐龙”正遭遇来自中国刷单“蚂蝗军团”的蚕食,一如它的很多前辈,如雅虎、谷歌那样,横跨大洋的身躯使其反应过于迟钝,甚至是麻木,而这,往往最终被验证是致命的。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今天,你打针了吗?”

“打针”除了“将药剂通过针注射进入人体”这一传统意义外,如今也成为了专车司机之间的一个专用名词,它的通俗说法也叫:刷单。

用过打车软件的人都知道,在叫车页面上,叫车人所处的位置显示为一枚图钉,可以随意拖拽改变起点,“扎(打)针”因此得名。帮忙“扎针”的人,圈子里人称“护士”,也就是职业刷单人。

所谓的刷单,就是司机没有实际完成乘客要求的路线,通过各种方法,以求获得除车资以外利益的行为。无论是和乘客私下协定,伪造行驶路线,还是请亲戚朋友下单,但实则接单后并未出车,只要是通过虚假订单,骗取打车软件公司补贴奖励的都被称为“刷单”。

目前,各家打车软件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就是补贴,既有补贴司机的,也有补贴乘客的,但是部分软件的补贴金额已经超出了司机正常业务的收入,这就导致了刷单现象频出。

这种现象并不是Uber独有的,专车巨头易到和滴滴,拼车巨头中的嘀嗒拼车和51用车也存在这种刷单行为,但是Uber提供的补贴却是最高的,通过Uber刷单也最有利可图,因此Uber成为专车刷单领域最肥沃的土壤。

自2014年春天开始,中国的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乃至黑车司机就感觉天上总在掉馅饼,毕竟,滴滴、快的、Uber补贴出来的是真金白银,而不是什么购物券或者会员积分,还记得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司机受惠的同时,消费者也跟着受益,但谁能料到这原本“双赢”的模式会演变成为专车司机对刷单的狂热。

有媒体爆料称,Uber在华每日订单中有30%-40%是刷单,每天Uber在中国光被刷走的金额都超过千万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与电商刷单创造虚假繁荣一样,Uber被大量刷单某种程度上使其在中国的经营数字更好看,有助于提高融资时的估值;但另一方面则是,Uber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真金白银。”

抢占本地市场

最近,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表示,年底之前,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Uber最大的市场。对于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Uber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的,但是坊间不少人对Uber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心,认为Uber在无法控制刷单现象的前提下,大量烧钱参与市场竞争以保障地位很困难。

易观国际统计显示,滴滴快的以78%的订单份额统治中国打车市场,Uber的份额约为11%。虽然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自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Uber高管依然保持信心。“对Uber来说,接下来的几个月,亚洲将会成为比美国还要大的市场”,Uber驻香港主管吉尔曼日前指出,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行业发展前景乐观,Uber仍在中国内地市场积极探索。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一位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Uber如今面临的刷单事件,究其原因是Uber在实现本土化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Uber将中国视为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因此投入的精力也很大。但若要适应国内市场,满足用户需求顺应监管,Uber跳不出中国式市场竞争”。

迈博瑞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Mark Natkin表示:尽管使用Uber这样的国际品牌意味着会收获优良的品质和服务,但中国人还是倾向于使用本土品牌。Uber既要用丰厚的奖励吸引司机,又要严格治理造假行为,为了追赶中国市场领军者滴滴快的,Uber必须平衡这两种做法。

中国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但几乎没有一家来自西方国家的科技初创公司在这里站稳脚跟。Uber这家创立仅仅5年的科技公司已经在5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10个城市拓展了业务,而在中国则面对滴滴快的的挑战,后者不仅占据打车服务市场90%的份额,背后还有中国两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资金支持。Uber还得妥善应对本土法规,后者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将Uber扫地出门。

对此,Uber的首要策略还是先“撒钱”。手握60亿美元风投资金的Uber最高能给司机提供相当于车费3倍的补贴奖励,此举只为了让Uber打车业务在中国收获和美国一样的惊人发展速度,而事实上,Uber的金钱战略也吸引了大量的司机加盟。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Uber刷单的繁荣。有业内人士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仅淘宝一个渠道,就买卖了20万左右的Uber乘客账户。而淘宝订单主要是以小散用户为主,更多大量批发的用户是通过电话、QQ等私下接洽完成。

更高补贴可抢夺专车行业的核心资源,即专车司机。竞争对手在补贴力度上,都不及Uber这么“疯狂”。另外,滴滴、快的等使用的是抢单模式,用Uber司机的方式刷单,不能保证熟人派单被自己抢到。

Uber出发点没有错,提升用户体验;Uber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司机这么聪明,补贴成为大多数专车司机的生财之道,虚耗财力,却不能带来订单。是保留原有重用户体验的模式,还是调整为与竞争对手相仿的司机选择权更多的模式,需要Uber考虑中国本土市场情况再来定夺。

毕竟,在中国市场曾经有谷歌、eBay、亚马逊等败阵,Uber克服水土不服卸掉优越感,立足市场的挑战仍然很多。

组团刷单生意

在Uber司机的各种群中,如何刷单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目前有职业刷单群体的出现,在刷单群中,“护士”指的是专门刷单的乘客,“病人”则是接单的Uber司机,刷单的行为则称为“打针”。

最简单的一种是由同事和亲朋好友帮忙刷单,所以这种刷单是偶发性行为。如果想长期问题刷单,需要找职业刷单者。一个中型刷单团体,手中的Uber乘客账号都在3万个以上。

职业刷单者帮刷,方法也不同。有的是刷单团队会真的在车上坐车,一行四个人,各自有多个账号,短途距离依次“上下”车,一天下来能迅速把订单数刷上去。另一种就是刷单团队有虚拟运行设备,可以不坐车也能刷,只需要告诉他们车牌号和位置,他们会钉到你,然后虚拟跑一段,形成订单。

因为投入了高额补贴,很多Uber司机通过微信和QQ群寻找“同谋者”,帮助他们完成虚假的订单,已获取现金补贴。这些“同谋者”只需要坐在家中,关闭手机的定位后发出订单需求即可。司机接受订单并空驶,在这一“乘客”选择付款之后,司机再将车费重新转账给“乘客”,而双方将对奖金进行分成。

刷单军团很团结,他们有自己的QQ群,每天会发布刷单相关信息,交流刷单经验。在此类群中,每隔数分钟就会有成员发布相应的“生意”,或是交流刷单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只有“护士”与“病人”的“打针”生意,还有着针对“护士”的“卖号”生意,以及针对新手的“培训”生意。

“滴滴、易到、嘀嗒这些平台都可以刷,分成比例是一人一半,不过我们建议最好还是用Uber或者人民优步来刷,这样大家都可以多分点。”

“你最好还是用Uber来刷,别的专车软件刷的话没有多大分成,拼车的单也可以刷,就是钱少。”

“求扎针(刷单)”、“求护士(刷单人)”、“有大量手机号可卖”、“卖乘客白号、司机白号和老号”,以及“刷单教程,绝对无风险”等刷单信息是QQ群中永远的主题,还有各种经验传授,刷单最佳方式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