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6地区规划综合管廊 避免"拉链路"

17.05.2014  16:09
广州1/6地区规划综合管廊 避免 拉链路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范围包括越秀荔湾海珠天河黄埔白云和花都、萝岗、番禺部分城区

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中,根据规划的要求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电缆沟等三种类型。

本报讯(记者杜娟)将各种市政管道、管线都集中在一起的地下综合管廊,被认为是解决“拉链路”问题,集约地下空间资源的新办法。昨日,市规划局就广州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项目进行招标,价格为72万元。这也将是广州第一个有关综合管廊的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老城区和花都、萝岗、番禺部分地区,占到广州总面积的约1/6。

23片区域可建综合管廊

本次进行招标的《广州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显示,未来广州要建设综合管廊的区域非常广宽——规划范围与《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一致,包括越秀、荔湾、海珠、天河、黄埔、白云和花都的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萝岗的南部地区和番禺沙湾水道以北地区,面积约为1404平方公里,占到广州7434平方公里总面积的约1/6。

规划局方面透露,根据初步的设想,只有在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的地区,比较适宜配套建设综合管廊,根据广州市城市“2+3+9”重大发展平台规划,广州市范围内适宜建设综合管廊的区域共有23片区域,其中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万博中央商务区为综合管廊的示范工程项目。此外,还有天河智慧城、番禺创新城、广州南站片区、新中轴线南段等均被评定为适宜建设综合管廊。

华南最大:现有32.6公里 首条在大学城

据悉,截至2014年,广州市共建成大型综合管廊约32.6公里,主要有大学城综合管沟、联邦快递广州基地、市疾病控制中心周边道路和亚运城综合管沟等,是华南地区大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

最早建成的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是广东省第一条综合管沟,也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条综合管沟,全长约18公里,主干管长约10公里,沟宽7米,高2.8米。该综合管沟内不仅有各自封闭的电舱和水、弱电舱,还布设了供电、供水、高质水、生活热水、杂用水、电讯、有线电视等管线。

不过,运行几年来,公里数并不多的综合管沟也遇到一些难题。首先在投融资方面,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的建设基本上是“政府投资、企业租用”的运作模式,也就是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筹集建设资金,然后管线单位通过支付一定的管线占位费向管沟内布置管线。

综合管廊啥好处?

维护不必开挖 避免“拉链路

综合管廊的好处是能避免“拉链路”现象。业内人士介绍,综合管廊有一次建设、多次便利维护,多种管网共同进入的先进的集约化做法,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多次开挖。多种管线进入地下,维护时不需要挖开地面,检修时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

建设管廊又要挖?

现有管网管线 继续好好使用

还有市民担心,大规模开展综合管廊的建设,是否又要扰民。对此,市规划局表示,对于目前在用的传统方式所铺设的管网、管线,就让它继续好好使用,综合管廊的建设主要集中在新规划区域。

建设运营:从政府投资到企业参与

在收费方面,大学城综合管沟的收费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由广州市物价局统一定价,管线入沟费的标准是参照各管线直埋成本的原则确定,按实际铺设长度计收,并对进驻综合管沟的管线单位一次性收取。对于综合沟所采取的收费标准,各管线单位之间还存在分歧,甚至管线进沟与直埋对比考虑,有的单位还认为综合沟使用成本偏高。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参与综合管廊的建设,综合管廊由政府部门主导规划建设,由管线的产权单位有偿使用,运营单位则由业主所组成的具体特许运营单位,经过公开招投标,中标之后开展运营管理工作。

专家则表示,应该健全地下空间相关法律法规,在综合管廊地区严禁开挖,对新的管线强制要求入沟,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综合管廊的使用率,也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各单位分摊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