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赐隐:屡次在“虎口”上送信

02.08.2019  16:13

邝赐隐    送信路上屡次“虎口”脱险邝赐隐,1930年11月生,大岭山人,15岁开始为游击队送信,负责把信件送到各接头部队。她穿梭于枪林弹雨中,面对着既艰辛又有风险的工作,她毫不畏惧,冒着风险,尽己所能支持、配合部队作战。此外,她还为地下游击队运过枪,抢救和掩护过伤病员,为巩固发展大岭山革命根据地和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如果大家都怕危险,那就没有人敢去送信

邝赐隐成长在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她才7岁,在随后的成长岁月里,她亲身感受了大岭山人民与驻地武装部队同仇敌忾的力量,见证了军民守望相助的情谊,大岭山范围内涌起的一股股抗战热潮,也曾让她热血沸腾。15岁时,邝赐隐开始报名参加为游击队送信。

对于当时的情况,今年89岁高龄的邝赐隐感觉就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她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表哥听说我要报名去为游击队送信,特地从外面赶到我家里,问我是否考虑清楚,因为在战场上送信非常危险,一旦被敌人发现,很可能命都不保”。邝赐隐婉谢了表哥的一番好意,她非常清楚,如果大家都怕危险,那就没有人敢去送信,一些情况和讯息就不能及时传到各个部队中去,更不可能集中各个力量有效打击敌人,革命何时才能成功,所以她毅然加入送信队伍。

史料记载,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的和平愿望,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国民党新一军第54师徐东来部及麦浩、陈培等开始进犯大岭山,大肆杀人、抓人。大岭山又经受一次严酷的考验,为了自卫图存,在党的领导下,又重建武装。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成为东江纵队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阵地和坚强后盾。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得益于党的领导,同时,也与地方人民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冒生命危险为部队送信运枪

送信之路除了充满艰辛,还隐藏着较大风险。有一次,邝赐隐准备送信到百花洞某部队驻地,刚进村,就被敌人哨所的哨兵给拦住。在来的路上,她已经顺利通过了几个关卡,对于这次能否成功,她没有底,因为这个关卡查得特别严,但她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也不可慌张。当时,她带了四封信,如果被敌人发现,除了命不保,甚至整个部队的作战计划都要遭到破坏。面对凶煞的敌人哨兵,邝赐隐沉着冷静,巧妙应对,顺利躲过敌人的搜查,及时将信送到了驻地部队。

邝赐隐曾将信藏到扁担里,有时藏到盛饭的篮子底下。除了为游击部队送信,送饭、运枪邝赐隐也做过。她说:“有时信件就藏在饭下面,在人手紧张、任务紧急的时候,自己主动要求多做一些事。那时自己对附近各村庄里面的巷道非常熟悉”。平时,只要有时间,邝赐隐就会去熟悉周边环境,确保每次都能顺利及时将信送到目的地。有时她还会协助部队抢救伤病员,并掩护受伤的游击队员,直到他们恢复健康。

在邝赐隐18岁的时候,很多女孩都开始谈婚论嫁了,这年她却接到一个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那就是出去为游击队运枪回来。她回忆:“当时接到的任务是帮游击队战士去鸡翅岭村借枪,那时该村富人手里有枪,我和几个大人一起去这几户富人家里借,当时这几户富人家也是蛮支持革命工作的,我们没有做太多思想工作,对方就答应借给我们枪”。

在运枪回村过程中,他们提前预定的线路因为敌人临时设卡,邝赐隐不得不绕道而行,经过好一段时间的折腾,才终于将枪带到了村里,一路上也是险象环生,但邝赐隐不怕。她说:“以前自己的妈妈也帮游击队运过枪,妈妈曾告诉过自己,这是正义的事业,不用怕,革命一定能成功。

打破旧习俗 出嫁坚持不坐轿子

邝赐隐曾经当过妇女会长,回忆起那段日子,她说:“当时自己主要宣传动员村里那些富人为革命捐钱捐物,用来买纸买布,做旗帜和抗战宣传标语”。在她的带动下,整个村里的抗战氛围都很浓。

对于接收到的捐款,邝赐隐都会妥善保管好,只要收到钱物,她都会在回执单上盖个章,虽然邝赐隐不会写字,但她提前请人为自己刻了一个章。那个见证历史风雨的特殊印章,邝赐隐至今还保存完好。

在1952年她出嫁那年,周边还遗留一些封建传统,如女子出嫁前3天不准出家门,一直待在闺房等到男方花轿来迎娶。邝赐隐当时就不认那套,她觉得,现在都是新中国了,还坚持那套没必要。所以,当时她顶住压力,带头不坐轿子出嫁,出嫁前几天该出门还是照样出门。后来周边人纷纷响应,附近一带的婚嫁风俗因为她也得到改变。

来源  |  大岭山报社

图文  |  蒋兵华 李应华 黎伟超

大岭山中学教育集团成立
大岭山中学教育集团第一次全体教师工作会议日前召开,News.Timed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