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我的使命是传承用兵神奇因为常态+运气
资料图:郎平。中新社发 张道正 摄
再见郎平,距离中国女排从女排世界杯凯旋已经过去10天。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馆,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在郎平的带领下训练,跟过去两年多一样。不同的是,仍然略显青涩的她们已经拥有了世界冠军的头衔。
郎平说,回来之后没怎么庆祝,除了汪嘉伟(前中国男排主帅、队员)来一起吃了顿饭。在锁定前往里约奥运会的门票之后,再次冲击巅峰的征程已经展开。在训练馆外的座椅上,郎平平静地诉说着世界杯上的那些故事,仿佛这一切都很寻常。
以下是采访实录:
纠结·平静·血拼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世界杯您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哪一场?
郎平(以下简称郎):其实每场比赛都有不一样的意义,总的感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松本,一直是在调整状态。突然缺了小惠(惠若琪)之后,整个在场上的配合,后排保障环节的缺失,都需要调整。像朱婷以前身边一直有小惠可以依靠,包括小惠给了她很多语言上的鼓励和沟通。突然换张常宁,是新队员,自己还顾不过来呢。朱婷不但不能依靠(张常宁),反而得多发挥作用、多承担。大家角色突然不一样了,不像刚开始我们准备时那么平静。所以,其实第一站我们教练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寻求不同的阵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什么样的牌。全队也在调整自己的位置,包括个人的位置、个人的发挥、整体的发挥,以及对手的变化。这些掺杂在一起,第一阶段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二阶段反而好些,一是第一阶段终于走过来了,该赢的赢了,强点的也没赢。第二阶段3个队相对弱一些,我们只要不“犯晕”应该没什么问题。状态也调整到自己的节奏上,感觉比之前要打得舒服一些,也知道阵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在什么情况下变,大概能发挥什么水平。相互间信任增强了,心比较静了。第二阶段很重要,为第三阶段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是“血拼”了,大家都知道那种形势,3场球拼下来才有希望算分——在俄罗斯和美国没打之前。后面俄罗斯赢了美国以后,重现光明,如果3场都赢还可能夺冠。出现了更好的形势,但是基本要求没有变,前提就是全胜。这3场球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尤其是打多米尼加,俄罗斯也是。第三场对日本,并不是准备不充分,而是大家心里小算盘多一些,心情更复杂——想赢怕输,特别想早日实现冠军梦等。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这场球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水平。
嚼碎“别扭”往肚里“吞”
记:小惠受伤之后,您是不是也心里没底?
郎:对于临赛前的变化,心里肯定是没底的。虽然阵容变化就一个人,但整个节奏都有变化,尤其后排的变化。中国队以前的一传就比较薄弱,小惠一走,(她的)一传、防守就没了,最重要的棋子运转起来是空缺的。心里也不是没数,但是画了一个问号,不知道这个阵容在这么关键的比赛中能不能顶住困难、发挥作用,而且这个新阵容并没有试过。每个人之前都排好了位置,但是比赛前三天变了,第二线推到第一线了,第一线的又变一个位置,3天之内要把问题都解决太困难了……
记:您也觉得忐忑吗?
郎:这种情况下忐忑也没用。我们尽量在想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如何替换、谁替谁、站哪个一传的位置……我们做了4套阵容的变化,尽量在训练中寻找办法、发现问题。刚开始训练甚至比赛时场上会有些乱,心里会有些烦躁,看着别扭。
记:您的心里有波动吗?
郎:波动倒是没有,就是觉得怎么那么别扭,队员自己也觉得别扭。但作为教练,再别扭也不能说啊,也得硬着头皮,多做准备。
记:这是您备战世界大赛最困难的一回吗?
郎:应该说是,因为这是完全没有准备的困难,要比赛了突然抽走一个主力,而且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主力,不是光进攻好的主力。
记:在您平静的外表下一直在想办法?
郎:只有想办法来应对。大脑在高速运转,老琢磨。
记:队员们遇到困难可以写日记或者用其它方式排解,您怎么排解自己的情绪呢?
郎:我没什么出处。就是来吧,多准备呗,就临场应变。
用兵神奇?常态+运气
记:打俄罗斯的时候,袁心玥到第四局才上,您是故意把她当成“奇兵”用吗?
郎:有这种考虑,主要还是根据状态。打多米尼加的时候,小袁得分不是很多,失误不少,当时我们教练提醒我了,但是我没有换她。因为那场她的技术状态不对,心理状态还是可以。不像打美国队那场,眼睛发直,完全跟不上对方。可是,打俄罗斯不能再让她首发。如果还是这状态,换下来不能用了,替补队员就没有棋子了。所以先让她沉淀一下,一直憋着她,让她在下边看看场上应该怎么打。虽然准备会说了很多,但是她的应变还是很差。
记:丁霞和刘晏含的“两点换三点”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对俄罗斯那场,您怎么评价这对新的替补组合?
郎:对俄罗斯队第二局丁霞其实传得不好。当时我加了“三点”,刘晏含的进攻不行,但是拦网可以,我的目的就是加强前排。当时丁霞特别紧,(手)可硬了,有些球朱婷都扣不了。但是,第二局赢下来,她心定了。第四局再上,就不像第二局那么紧了。其实替补挺难的,派你上的时候要不落后,要不就是特纠结的时候。
记:对塞尔维亚那场您换刘晓彤上去、解放朱婷的一传也很关键吧?
郎:当时张常宁的进攻一般,有一个轮次是两点攻。把刘晓彤换上去,把朱婷的后攻加上去。如果是两点攻,我们的一传差一点,对方非常好拦防——塞尔维亚拦网好,自由人很出色。因为前面几局朱婷担任全部的一传任务,她没有后攻。突然打后攻,等于是奇兵,而刘晓彤上去之后可以接一传。
记:您觉得这次世界杯哪次现场调度最经典?
郎:这种现场调度你们比较看重,我是把它当作常态。其实换人都是有风险的,最后用的是运气。这几次换人按我的想法走了,实现了我们的目的,但也有不发挥的呀。
记:对日本队的那场调整效果就一般。
郎:当时队员的大脑都不在那儿。那场球前一天晚上我们一直帮她们卸包袱。我们说冠军一定是打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可是怎么说都不行,到了场上还是失控,包括去年参加过世锦赛的运动员。她们应该知道,只要走一点神都是不可能赢的。
好的运动员是自控能力特别强的,这点只有朱婷做到了。后来总结的时候我跟她们说,我凭30多年的经验告诉你们这球应该怎么打,但是你们没有听进去。也许听进去了,但是不能控制自己,这就说明你还不是顶尖运动员。
换魏秋月不是心血来潮
记:有一次您换张晓雅上去发球,底下丁霞都捂着眼睛不敢看了,很紧张,您自己紧张吗?
郎:我不紧张,因为很多都是之前想到的。(中日之战最后阶段)比如换魏秋月上去发球,我不是心血来潮。之前我就想,最后一场如果机会好我一定要让魏秋月出场。她今年一年康复挺困难的,而且她是非常努力的,我一定要给她一种参与感。要给她更多的信心,因为前面用她都是对很弱的队。结果机会来了,其实我在事先就想到了。而且那会儿丁霞整个人都失控,发球之前让她搂着点,就怕她失误,结果出去两米多。(丁霞)又到后排,不能换沈静思,因为沈静思发球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在手凉的时候更不能让她发。靠谱的只有魏秋月,魏秋月的发球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心态稳完全可以发。丁霞失误第二个的时候,我就跟魏秋月说,如果有机会你要准备发球,她就在下面活动了。
记:她想到您会在那个时候派她上吗?
郎:她说没想到我这场球会用她。我说,为什么让你遛?就是想到可能两个二传实在转不开的时候可能会用你。实在没得走的时候,这张牌要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