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河南篇:郑州高新区 国际商都建设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
本报记者栾姗
本报通讯员赵翔宇
开栏的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持久的动力。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河南拓展创新空间、提升创新水平的重大历史机遇。据了解,申请示范区的主体必须是国家级高新区且排名在全国前20名,郑州高新区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全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16位,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载体,也是我省科技创新最活跃、科技投入水平最高、新技术新产品及专利产出最多的区域。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将举全省之力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以示范区为纲统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自今日起,本报推出【走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载体——郑州高新区】系列报道,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等方面,展示郑州高新区作为国际商都建设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的综合实力,彰显其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为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工业文明以来,每一次科技变革,都颠覆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国家和城市竞争格局。从18世纪的伦敦,到19世纪后期的法兰克福,再到20世纪的纽约,郑州试图从这些先后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城市,寻找勃兴路径。
只有创新,才能决定城市的未来,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中国创新版图上书写激动人心的篇章,将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成为郑州新的历史注脚。
郑州高新区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高新区,面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建设机遇,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使命?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书贤说,高新区所应担当的使命就是国际商都建设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引擎,这既是战略部署,也是使命担当。
中原创新资源集聚中心
全球最大的矩形盾构顶管“中原1号”在郑州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中,在浮土只有3米的情况下,成功“顶”过南北交通大动脉——中州大道,做到了既不影响正常交通,又不干扰居民生活,开创了我国市政交通隧道建设的新模式。这一科研成功正是来自郑州高新区内的中铁隧道“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州高新区集聚了全省22%的科教资源,不仅有“军中清华”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高校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重点知名高校,还有中铁隧道“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机械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棉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和49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是中原创新资源集聚中心。
科教资源的背后是人才资源,大量科技型人才和追梦“合伙人”云集于此。郑州高新区有刘炯天、弗朗斯瓦·马蒂、高俊、谢剑平等驻区院士12人,黄明贤、吴豫生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各类创新创业型人才5万多人,科技人才密度更是居全省之首。
如果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省内,如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要有站位全国的视野,郑州高新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西安交大、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合作,补足自身发展短板;加强与中科院合作,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走出一条具有郑州高新特色的创新资源集聚道路。
奋力攀登中国创新塔尖
今年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起步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通过实施创新和攻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奋力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GDP242亿元,增长1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1%;完成利用域外资金105亿元……今年郑州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新鲜“出炉”,不仅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更要保持10%以上的平均增速,奋力攀登中国创新塔尖,实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
“做明白”,必先“想明白”;知道“如何干”,必先知道“干什么”。今年,郑州高新区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建设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的总目标,以打造郑州国际商都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为使命,持续深入推进“一个使命、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大战略”的“1123”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通过实施“356工程”(强化三大优势、实现五大提升、做好六项保障),使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更加凸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为实现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