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潮炯大泽五和村故居完成修葺对外开放

13.04.2017  18:42

郑社心(左一)特别从新加坡赶回新会参加揭幕活动,并带回关于父亲的珍贵历史资料。

  “卖子救国”的华侨郑潮炯一直被誉为爱国华侨典范,他的传奇事迹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侨乡人。近日,位于大泽镇五和村许坑(土名)的郑潮炯故居终于完成修葺工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

  来到五和村许坑,穿过一条条乡间小巷,在一条小路的尽头,可以看到修葺一新的郑潮炯故居:一间占地约70平方米的普通乡间单层平房,两室一厅,屋外有一口小水井。据了解,去年,新会区大泽镇投资20多万元,用于郑潮炯故居修葺工程,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内外墙进行翻新,并重新架接电路、改造地面等。在郑潮炯故居的墙壁上,还有介绍郑潮炯事迹的图片和文字。

  在开放仪式当天,郑潮炯80多岁的二儿子郑社心特地从新加坡赶回家乡参加活动,还将珍藏的历史资料赠送给郑潮炯故居作为馆藏史料。郑社心表示,他始终牢记父亲“有国才有家”的教诲,也希望年轻人能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人物介绍

  郑潮炯于1904年生于新会大泽五和村,少年时出洋谋生。1940年,日军入侵新会,当家乡沦陷、父亲被日本人杀害的噩耗传来,郑潮炯化悲愤为力量,参与到抗战救亡中来。期间,他在外埠卖瓜子筹集义款,当他第四个儿子出世后,郑潮炯和妻子把刚满月不久的儿子卖给了一位华侨,并将所得悉数捐出。郑潮炯“卖子救国”的义举轰动了整个南洋,激励了更多华人华侨参与救国行动。抗战结束后,郑潮炯再次背起背包义卖瓜子,筹款2万元,一部分寄给中国的孤儿院及伤兵院,其余则拨给当地华侨福利基金。思子心切的他们一直没有停止寻找不知去向的儿子和其养父母。1964年,郑潮炯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求助。随后,广东省侨联在肇庆找到了郑潮炯的儿子,郑潮炯夫妇得以回国与儿子重逢。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