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村级年鉴诞生 “毛织第一村”巷头又火了
我国首部村级年鉴大朗镇《巷头年鉴》昨日首发。
《巷头年鉴》内页。(记者 陈栋 摄)
填补了我国六级年鉴最基层一级的空白
东莞时间网讯 最近“被低估的东莞”在网络转得很火,而与此同时,东莞又在默默地创下了一个全国的纪录。
昨日,全国首部村级年鉴首发仪式在大朗举行。话说,这个全国首部村级年鉴记录的就是咱们东莞大朗镇巷头社区的故事。别说巷头社区的大名你没听过,你不熟悉,那么“中国毛织第一村”的头衔够响亮了吧!这就是戴在巷头社区头顶上的另一个光环。
全国首部村级年鉴记录了巷头社区什么故事?巷头社区到底牛在哪里?谁能登上全国首部村级年鉴?今天小编就来跟你说一说。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说,《巷头年鉴》作为全国第一部村级年鉴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又一大喜事。在有条件的名村古村大村,也要开展村志村鉴的编撰工作。同时,启动镇情网、村情网建设,为传统地方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揭秘
《巷头年鉴》为何称得上全国第一
“中国毛织第一村”填补我国六级年鉴空白
全国首部村级年鉴为何选择巷头?《巷头年鉴》策划人之一、大朗镇党政人大办主任曾悦说,大朗是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巷头则是大朗毛织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在外界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世界毛织看大朗,大朗毛织看巷头。如果说,大朗是东莞乃至中国毛织产业的重镇,那么巷头社区则是重镇中的“重镇”,成为大朗最重要的“毛织产品发源地”。
众所周知,东莞的村组 经济 实力较强,巷头社区的特色就更为明显。“大朗有28个社区(村),巷头的经济实力排在前三,经济总量排第二,以毛织产业为特色,约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3000多家毛织企业。”曾悦认为,巷头社区编撰年鉴的先天基础条件有了。
同时,6年前大朗镇出版全国第一部镇级年鉴《大朗年鉴》,编撰六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编撰巷头村级年鉴打下了“地基”。
改革开放以来,巷头人民敢闯敢试,在没有一根羊毛的地方,发展起毛织业,并逐步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截至2014年,巷头经营性总收入7357万元,集体总资产14.41亿元,毛织企业3489家,实现毛织工业产值12亿元,被评为“中国毛织第一村”。
《巷头年鉴》就是为了记载巷头社区这些辉煌的历史。
当然,编撰村级年鉴也有大朗人的“私心”。“想把大朗村级历史记录下来,村一级的史料整理不像市镇两级那么规范,很多村史没有人去整理,若干年后就会流失,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就会随着年月的增长而流失。”曾悦说,因此就想通过村级年鉴的编撰,记录村里的历史,填补国家省市县镇村六级年鉴中最后一级,也是最基层一级的空白。
爷孙携手编年鉴,第一家毛织厂是“拉来”的
如果说母亲怀胎十月才生下孩儿,这部《巷头年鉴》在曾悦看来,则是他和其他40多名编撰人员辛苦怀胎十月直到昨日才呱呱坠地的“孩子”。
“从2015年3月提出编撰想法,到正式出版发行,足足有10个月。”曾悦说。为这部年鉴开过多少次会?曾悦说,次数太多记不得了,编稿会、评审会、评稿会……别看现在手里拿到的是一部152页的年鉴书籍,全书约26.5万字,实际上初稿就有近60万字,在修改过程中不断精简不断优化才有了今天的样貌。
巷头毛织产业是如何起步的,巷头人当年又是如何拼搏的,这部村志都有记载。甚至很多故事,年轻一代都没听过,如果不是村志,可能早就淹没在时光的废墟里了。
巷头毛织的起步缘于这样一个“星星之火”。1979年,听说一位香港人有意到东莞 投资 办毛织厂,时任巷头大队干部的陈秋顺一行连夜赶往深圳,在那里等了两天两夜才把这位香港老板接到巷头走了一圈。看到巷头的投资环境不错,这位香港老板当即签下合约,随后与人合力投资了巷头第一家毛织厂——东莞大朗巷头志兴毛织厂。这也是大朗镇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之一。随后,巷头引进第二家“三来一补”企业——巷头志兴针织厂。巷头毛织随之越干越红火。
曾悦说,这样的故事还不少,需要去挖掘和记录。
编撰这部村志的人中,既有老干部,又有老教师,还有很多本地村民,倾注了他们大量的心血。在这其中,还有一对爷孙编撰者。撰稿人陈礼深是巷头小学退休的老校长,今年74岁了,而年鉴的编辑陈伟钦则是他的孙子,今年才24岁,这对爷孙携手编撰《巷头年鉴》,也成为一段美谈。
链接
巷头的古迹、族谱、木偶戏你知道多少?
文物古迹
巷头8处文物古迹故事多值得去看看
作为中国毛织第一村,去巷头社区除了可以买毛织产品,还能看到众多的文物古迹呢。
如果不是翻开村志,还不知道巷头社区有那么多文物古迹。不但有巡海宫、己逊陈公祠、巷头三围祠堂、关帝庙、佛子宫,还有大朗古道、安和墟、巷头茶亭等8处古迹。
随便挑出一个,实力都是杠杠滴。巷头巡海宫古庙坐落在巷头神前塘,始建于明代。此庙为青砖瓦房,长18米,宽12米,分前后两殿,左右两厢中间有天井,建有1个香亭,整个建筑古朴雅观,古色古香。每逢神诞或者过年,村民即在庙前搭台演戏,酬谢神恩。
关帝庙位于大朗,建于元朝。庙内正殿供奉关帝神像,右旁用泥塑造一匹关羽的坐骑赤兔马,马旁站着周仓,手握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两目圆瞪,栩栩如生。
总之,每个古迹都有一段故事,大家不妨周末去巷头社区寻古。
巷头族谱
街头巷尾在这里成了“巷头”、“巷尾”
叶落归根是国人的传统,那么你知道巷头族谱的故事吗?《巷头族谱》记载,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陈傥授广东循州(今惠州)倅,宦游东莞,卜居东莞亭头场。其后,陈氏家族九世祖陈泉朗于宋末元初(距今约740年),因避世乱,途经大朗憩息,见田坑尾地方适宜,可图发展,变迁居于此,为巷头陈氏开族祖先。
到十二世祖陈细奴生有五子,子孙繁衍,在田坑尾逐步建立家园后形成一条巷,叫“牛乸巷”,后来便自然形成了“巷头”与“巷尾”两条村,也就是居巷之前头者奉名为“巷头”,居之尾者奉名为“巷尾”,巷尾后来又分支出“牛过路”(也就是现在的求富路)。
巷头木偶戏
90年前木偶剧在珠三角就已有名气了
巷头木偶戏很出名。早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村民陈容满创办巷头木偶剧团,经常以徒步形式,挑着担子到处演出,在珠三角一带都是颇有名气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巷头木偶戏才渐渐衰落。到1940年,村民陈进波重新招集原巷头木偶剧团班底成员,重组巷头木偶剧团。但好景不长,为避战乱,一些艺人纷纷迁到香港,迫于生计压力,他们在香港重组木偶剧团,更名为“新世界木偶班”。看来,香港木偶剧发展都有东莞巷头社区村民的一份力呀。
2006年8月,巷头木偶剧团再次恢复,有成员36人。2007年4月,巷头木偶剧被列入东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2014年,正在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是巷头的木偶戏出名,醒狮也是巷头非常出名的传统文化。”曾悦说,醒狮在巷头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