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都记者郭现中:我等不到新闻业的黎明

29.06.2015  01:11

郭现中拍摄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简介郭现中,南都记者。多次获得南都新闻报道奖项,发表过《疫苗之殇》专题摄影作品,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2015年新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见证者,他现场记录的照片和 视频 得到大量转发和传播。

问:你怎么看待现在传统媒体的离职潮?

答:我刚加入这个行业是传统媒体的鼎盛期。各种报纸改版,门户网站兴起,记者当时的待遇是很好的。我03年刚毕业的时候,希望一个月能有3千块钱工资吧。当时到大河报应聘,就问老师大概收入多少,他们回我一个月七八千吧。我当时想这么多钱怎么花呀?当时南都记者的工资一个月大概一万多块钱,而深圳、广州的房价才3千块钱,他们一个月就可以至少买到2、3平米。首先,这种报酬就会决定了精英人才会慢慢流失,因为十年过去了,传统媒体连过去的工资水平都维系不了。而纸媒的衰落也是从人才的断档开始的,03年前后在全国排名前30的高校调查中看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工作就是当记者,南方报业排名第一维持了4、5年,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生首选的就是南方报业。但是其实三四年前报纸已经吸引不了顶尖人才,人家就算来了就是在你这里锻炼一下就走了。

问:你有过离职转型的念头吗?

答:我当然想过啊,我要养家养孩子养父母,甚至给自己将来养老,我现在的收入是绝对不够的。做一行做深了会很痛苦,我有一同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文字记者,他转型了,我替他觉得可惜,这么好的文笔竟然不去写东西。他跟我说:“我们这类人都像病人一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不去采访、写稿,我觉得生活好轻松啊”。过去过得太苦逼了,再加上经济的窘迫,这个时候还坚守在新闻领域的人是真正值得大家尊重的。

问:你现在还是一个记者,你留下来的理由是什么?

答:新闻人最基本的责任。记者是这个国家的啄木鸟和守夜人。当林子有虫我们是啄木鸟,当天黑了我们就是守夜的人。我们的职责就不是唱赞歌,是一个挑刺的角色。在监利(东方之星沉船地点)采访的时候,有的记者要冒着生命危险坐船过江去,有的记者泡在芦苇丛里面一整夜,他多拿一万块钱吗?他自己没有孩子吗?他没有父母吗?如果不是超脱于经济报酬之外,没有人会干这种事。这些人都不是考虑报酬,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有一群人追求更高的目标,更高的精神追求,不是所有人都是每天想着炒股、怎么创业。大学是精神贵族的培养所,是象牙塔,而今天的年轻人想的是更好的职业、买房子、买车、买iphone名牌,这不叫梦想,这叫猪栏的理想。追求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不应该是人生全部追求。

问:你说过程益中那句“没有熬不过的黑夜,没有等不来的黎明”曾经深深打动了你,你现在还信吗?

答:程益中本人现在就在黑夜之中,而且可能永远都见不到他所说的黎明。这个道理是不错的,因为再长的黑夜放在历史的过程中都是短短的一瞬间,秦朝很厉害也只是存在了14年,元朝疆土广阔也只是统治了几十年,就是看起来再伟大的王朝都可能在腐朽中轰然倒下。但是如果黑夜是一百年,你等得来吗?我是等不来新闻业的黎明了。其实当时程益中在创办新京报的时候遇到很多阻力,他也是为了鼓舞士气,振臂一呼才这么说。

问:能谈一下你未来的规划吗?

答:先做着再说吧。但是我在新闻领域可能不会超过三年。我会离开这个行业,因为这种对新闻人不利的新闻环境。我对中国新闻业是很悲观的,新闻业可能会死得很惨。

问:你对新闻领域非常悲观,那你是不是不推荐我们新闻学子去当记者?

答:恰恰相反,我认为你们应该去从事新闻业。如果这个领域没有优秀人进入,就会有糟糕的人进去,那这个领域就会越来越糟糕。我之所以不离开新闻业,是因为你离开,代替你的人只会是越来越差的。如果任由新闻业这样下去,就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堪的现象,最后新闻可能都变成了宣传和献媚。新闻业就是应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去培养理性公众。李宗盛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你总是喂他很糟糕的东西,到最后他就会变成一只猪。我希望优秀的学新闻的孩子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但是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有落差。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就是物质,相对于那些买车买房的同学来说,你可能不是一个成功者。

(作者:中大-奥一网教学实践基地实习生 梁正燚 来源: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