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心理困惑都预示着成长”--关注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3.11.2015  12:38
面对中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心理医生或心理老师,你们最想对谁说哪几句话?向学校或医院的咨询师求助,通过几次面谈咨询,倾吐心事、宣泄压抑情绪,并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慢慢捋清自己问题的心理前因后果,最后能够面对过去以及展望未来”;

  ●本报记者 曾秋玲

  前学霸的艰难逆袭

  “有个男生,从农村普通初中考进重点高中,开始放松了学习,而很关注人际关系、社交。一晃眼快上高三了,成绩已经下滑到倒数,非常着急,决心痛改前非。但他订立的学习目标过高,没法实现。于是不断自责,缅怀初中时的辉煌历史,后悔放松了两年的学习。强烈的心理冲突之下,他陷入中度抑郁状态,并引起睡眠差、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打击了脆弱的自尊,陷入一种死循环。所幸他有强烈的求助欲望,并且坚持完成了全疗程心理咨询,很好地缓解了之前的症状,树立起了自信心,稳住了即将崩塌的自尊感,恢复了对现实的理智功能,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新打算。”

  最近,在记者就我市“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所展开的采访中,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吴嘉瑜医生讲述了手头刚刚结案的一例。他的同事杨莹珠医生,以及5位心理老师即东山中学古丹丽老师、高级中学洪碧霞老师、东中新城分校张慧老师、乐育中学汤存老师、学艺中学潘冰老师——他们也都是国家心理咨询师,也接受了采访。

  少男少女的困惑

  中学生主要就哪些问题进行心理咨询?有无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趋势?受访的心理咨询师表示:学习压力、考试焦虑、适应症、青春期性困惑、亲子矛盾、同辈人际、早恋、厌学、情绪障碍、抑郁、强迫症、神经衰弱……“都有接待过。学生可能是就单一问题前来咨询,但深入了解往往会发现是‘合并的’”。一般而言,新学年开学,首次离家住校的初一、高一新生及刚进行文理科分班的高二生就“适应”问题,中高考前夕初三高三毕业生就“考试焦虑”问题,前来咨询的会比较集中;有的学校出现了前来咨询者“90%是女生”的情况。

  杨莹珠医生接诊的中学生占她接诊总数的约一半,但大约只有一半是自愿前来咨询的。“平时咨询的多是社交问题、青春期性困惑等。”有个中学生有“性幻想”“手淫”的情况,不明白为何其他同学看起来都很正常,唯独自己这么“龌龊”,痛苦不堪;有个中学生暗恋同班同学,但考虑到家长会指责、老师会批评、自己会影响学习,就尽量克制自己的情感,但在课堂上会走神、无心学习,回过神来就会内疚、自责,感到对不起老师、家长,却又没法好好地自我控制,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学校在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中,往往只讲了生理知识。”杨莹珠医生建议对中学生应补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关于早恋,她认为,青春期有恋爱的萌芽很正常,有时候孩子分不清崇拜、欣赏、喜欢与恋爱的感觉,父母应该放下权威,朋友式地与孩子相处,引导孩子谈论真实的想法,再提出意见。

  心理咨询师:为孩子解决成长“心”问题

  面对中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心理医生或心理老师,你们最想对谁说哪几句话?受访的心理咨询师们的回答,可分为“对家长”“对学生”两部分。

  对家长:“不要以为自己辛苦挣钱,供孩子吃、穿、上学,就完全尽到了责任。‘查房式’的问话其实是无效的沟通,要学会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孩子心理有困惑并不是‘没事找事’,而是他真的感受到痛苦和难以调整,家长应支持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远比培养成只会考试的人更重要”。

  对学生:“心理困惑就像感冒一样正常,及时找心理咨询师谈谈很有必要。向学校或医院的咨询师求助,通过几次面谈咨询,倾吐心事、宣泄压抑情绪,并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慢慢捋清自己问题的心理前因后果,最后能够面对过去以及展望未来”;“人无完人。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阳光地生活。每个心理困惑的产生都预示着成长。解决了,也就成长了”;“身体强壮的人更容易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不要老拿学习紧张当借口,时间挤挤总是有的,适当的体育运动会使你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