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家住酒吧旁 屡次投诉无效果 酒吧噪音没法治?

03.04.2015  17:16

市民王小姐家住万江区北大资源御湾,吴先生则住在茶山镇新世纪丽江豪园。尽管住的地方不同,他们却遭遇了同样的烦恼——酒吧噪音。记者2日了解到,在接到王小姐的投诉后,综合执法对涉事酒吧进行了检查,但由于酒吧手续齐全,只能进行劝导教育,而对于酒吧的低音炮噪音问题取证困难,目前尚无测评资质。

与北大资源御湾仅一街之隔的是一间名为“37度2”的酒吧,两者的直线距离不足三百米。王小姐住在16栋楼,她告诉记者说,自己平时很少在北大资源御湾住,此前就曾就听邻居说过,对面酒吧一到晚上就“咚咚”地吵,那种低音炮的音乐声很劲爆。“我以前没太在意,直到3月24日住了一晚才有了深切体会。感觉床都被震了起来,低音炮的声响持续到凌晨2时多才结束。尽管我已经把家里的门窗关得很严实了,可依然没有什么用。第二天我感觉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从去年起,就已经有小区住户对这间酒吧的噪音扰民问题进行了投诉,相关部门也有出面回复,但问题至今仍没彻底解决”。

年轻人都被吵到睡不着觉,楼盘里的老人更是叫苦不迭。张伯今年62岁,有轻微的心脏病,年前才刚搬来与儿子住,可这两天就已经打算“撤离”了。他抱怨说:“老年人的睡眠本来就很浅,一点动静就容易醒来。酒吧低音炮‘咚咚’震得我好像心脏都要跳出来一样。”

与北大资源御湾的业主一样,吴先生居住的茶山镇新世纪丽江豪园的外围商铺也有一间酒吧。据其介绍,该酒吧自开业以来,每晚放出的低音炮声响严重影响了楼上业主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尽管在酒吧装修阶段,小区管理处曾多次上门要求酒吧业主做好隔音措施,但依然没有效果。

部门回应

没有测评资质取证困难 

“酒吧噪音属于商业噪音,但商业噪音反复性比较强,执法效果并不理想。”据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执法主要以教育为主,很少作罚款处理。

“处罚就涉及证据问题,但取证比较难,只有拥有相关证件的工作人员检测出来的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应,而专业人员又正是城管执法部门所欠缺的。此外,仅从执法角度去杜绝噪音也是比较困难的,要想防止这样的问题,还需从源头做起。例如,一些隔音指标没有过关的酒吧就不能让他们营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但这又涉及多个部门的联动,实施起来也并不容易。”

针对“37度2”酒吧的投诉,万江综合执法分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经环保部门和该分局前往检查,该酒吧已办理环保审批和验收手续,没有发现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且酒吧已安装沥青隔音地板、吸音钢板、隔音门、隔音帘等隔音装置。“对于低音炮噪音问题,目前环保、执法部门都没有测评的资质,存在取证难的问题。因此,只能在晚上加强巡查监管,一旦发现低音炮噪音影响到居民休息,会对酒吧进行劝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