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应该从大理石中苏醒过来的人物形象 一定涌上了他的心头
莱奥纳多·达·芬奇之后第二位为16世纪意大利艺术增光的伟大佛罗伦萨人是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对于莱奥纳多,人体仅仅是大自然中许许多多迷人的奥秘之一,米开朗基罗则是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专一精神,单纯研究掌握这一问题,并彻底掌握它。虽然米开朗基罗更多地认为自己是雕刻家而不是画家,但他为西斯廷教堂穹顶所作的壁画,过了几百年,仍被视为“震惊全世界”的壮举。
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教皇的礼拜堂的脚手架上独自干了四年,米开朗基罗不得不仰卧,向上看着去画。在那一段时期,甚至他收到信后,也不得不把信举到头上向后仰着身子去读。但是,一个人孤立无援地去画满那么广大的空间这项体力奇迹,若跟它的智力和艺术成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在高高的墙壁上面,就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内部,那个世界的形象超乎人的大小。在礼拜堂两侧每一边的5个窗户之间耸起的筒拱上,米开朗基罗放上了先知们的巨型画像,他们是《旧约全书》中提到的告诉犹太人救世主将要降临的那些先知;其中穿插着一些女预言家,根据古老的传说,她们向异教徒预言过基督将要到来。米开朗基罗把他们画成雄伟的人物,正在坐着沉思、读书、写字、辩论,或者仿佛是在倾听内心的声响。在那几排超过真人大小的人物形象之间,在天花板当中,他画了创世纪和诺亚的故事。
然而,这繁重的任务仿佛并不曾满足他创造永远新奇形象的强烈愿望,他在这些画之间的边框之中又填满了铺天盖地的大批人物形象,有一些像雕刻,有一些则像美不可及的活生生的青年人。
这些惊人的形象表现了米开朗基罗能够以任何一个姿势、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画人体的全部技艺;他们是肌肉十分美好的青年运动员,身体朝着各个可能想到的方向扭动、旋转,然而总是保持着形象的优美。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天花板上至少有20个,一个比一个精彩;毫无疑问,当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画天花板时,那些应该从卡拉拉的大理石中苏醒过来的人物形象一定大量地涌上了他的心头。
人们能够感觉到他是多么欣赏他的伟大技艺,当他受到阻扰不能继续用他更为喜爱的材料进行工作时,他的失望和愤怒是怎样激励他更加奋发前进,向他的实际的和猜想的对头们表明,如果他们要逼迫他作画——好吧,他就画给他们看!
《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
创作时间:1508年—1512年
材料:壁画
尺寸:13.75cm×39cm
位于梵蒂冈城使徒宫
1508年5月,米开朗基罗不情愿地接受了教皇儒略二世的任务,去装饰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米开朗基罗否决了教会提出的老套常规的以星空图案装饰的方案,代之以精美辉煌的系列场景壁画,其间描绘再现了上帝创世和人类的堕落。彩绘的穹顶拱柱在天花板上横穿而过,将穹顶分成九块大画板,取材于《创世纪》的主要场景就绘制在这九个区域中。四大主场景分别是:上帝分开光明与黑暗、创造亚当、犯下原罪并被逐出伊甸、大洪水。这个浩大的壁画项目中,描绘人物超过300位,仅仅四年便全部完工,于1512年的万圣节揭幕面世。
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记》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聚焦
耶利米
这位《旧约》中的先知耶利米被刻画为静态坐像,这个雄浑古朴的形象很可能是以米开朗基罗本人为原型。耶利米在此看上去思虑深远。这位写就《哀歌》的先知以手支住下巴,神情和手势呈现出愁苦悲思。
亚当被创造
这个场景几乎位于穹顶的中心部位,是西斯廷壁画中最引人瞩目的板块。根据天主教信念,上帝是按照他自己的样子来创造人类的。米开朗基罗选择描绘了这样一个富于戏剧张力的瞬间:上帝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被创造出来的亚当肉体即将被注入灵魂。
男子裸像
穹顶中心的小幅画板四角有男性裸像围拱。这些成对成组的裸像,也许代表不带翅膀的天使,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于人体解剖生理构造的充分把握,并基于他对古代雕塑的研究。这些裸像装饰衬托了那些附有边框的《旧约》场景画面。
吕彼亚(即今利比亚)女先知
拱肩和三角形穹隅之间绘制是古地中海文明(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五位女先知像。她们的话语被解读成有关耶稣托生肉身和降世的预言。吕彼亚女先知是西斯廷穹顶壁画中最精细雅致的人像之一。
上帝创造天地
在上帝分开光明与黑暗的场景中,上帝身边环绕着天使,袍服如波涛翻涌般舞动飘扬。它在宇宙空间中奋力前冲,胳膊向两旁伸展开来,让太阳和月亮从混沌中成形。在左侧相邻的小幅画板上,描绘了上帝创造天与地,将水与地分开的情景。
■本版稿件据《艺术的故事》《艺术通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