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山歌剧魅力的“火炬手”林文祥

13.12.2014  12:45

火炬手林文祥 (连志城 摄)  ●曾海鹰

  称林文祥为“火炬手”,一是他实实在在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二是因为他在客家山歌剧传承和发展中,实实在在地起到了火炬手的作用。

  在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林文祥再获成功:由梅州市山歌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排演的山歌剧《客魂·家风》拿下优秀剧目一等奖;由梅县山歌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排演的山歌剧《古寨牛人》拿下优秀剧目二等奖。林文祥拿奖已成习惯,但这次获奖仍旧让他非常激动:这是山歌剧连续五次拿下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个人第四次拿到省艺术节剧目和编剧一等奖只是强化了他“金牌编剧”的地位,而山歌剧创下省艺术节史无前例的“五连金”,证明这一地域性极强的文化产品,已成功地在行家和观众心中打造出金字招牌;也意味着山歌剧的魅力正在激情迸发。这对于“释放者”林文祥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愣头青”一鸣惊人 《等郎妹》横空出世

  从2002年的《等郎妹》一鸣惊人,到今年的《客魂·家风》实现“五连金”, 46岁的林文祥已经叱咤广东剧坛12年。但他的“金牌编剧”之路,居然也颇具戏剧性。

  林文祥家在丰顺黄金镇,父亲一直希望他像自己一样从政“吃皇粮”,在他报考市艺术学校表演专业时一度怒不可遏,差点脑溢血。他却解释,“唱歌跳舞还能养家糊口,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职业啊!”搞笑的是林文祥一直如父亲断言“学表演肯定碌碌无为”,而立之年专业职称还是“三级演员”。但林文祥的编剧天分从一开始就无法掩藏:未满16岁便在文学启蒙老师刘仪职的指导下在《梅江报》(《梅州日报》前身)等报刊上发表作品;还在艺校读书,就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和山歌剧小戏。到市山歌剧团后,在舞台上蹉跎了一段光阴,林文祥终于承认“老天爷没赏自己当演员的饭”,从此退守幕后开始笔耕。将近十年每天不下五个小时的寒窗苦读和一些小作品陆续被搬上舞台后,罗锐曾发现了他。

  罗锐曾,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客家山歌剧艺术重要传承人,从事山歌剧的编剧和研究已有40多年,创作的作品曾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

  在罗锐曾的指导下,当年还被看成“愣头青”的林文祥,编剧才华迅速得到提升、发挥。1990年代末期的广东戏剧界,其实已面临非常艰难的处境:市场不景气,很多地方政府将剧团当包袱急欲一甩为快。一些盲目自救的剧团甚至连“红白好事”(婚丧嫁娶)的助兴活都肯干,结果剧团演员社会地位日趋尴尬,严重影响到幼苗的选拔和培养。编剧人才断层现象尤其突出,省剧协专题调研报告指出:“……50岁以上的一线编剧算新秀,5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40岁以下的更是凤毛麟角了”。但青年林文祥却甘愿自投“罗”网,从演员转型投身罗锐曾门下学编剧。凭着对山歌剧的一腔热爱,坚守客家特色、寻找突破空间,把全部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山歌剧。这个“怪人”,常常颠倒作息,白天除了采风就是睡觉,夜深人静之后就开始学习、创作;卧室改成了书房,床上桌上到处摞着厚厚的书籍、材料;创作到了关键阶段,就喜欢“钻山”,溜到边远的乡镇,一待就是十天半月,只是为了逃避应酬和喧闹。进入新世纪居然还没有手机,家里电话号常记不清;汽车是“老婆专用”,出门总踩辆破单车。

  苍天不负苦心人,2002年,林文祥、罗锐曾凭20稿锤炼的《等郎妹》一举拿下省艺术节编剧、导演等八项九个一等奖,摘回了中国戏剧节的“曹禺戏剧奖”,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拉开了山歌剧的“黄金时代”序幕。而林文祥,也从尴尬的“三级演员”晋为国家一级编剧。

  “剧包人”推出名角 “人包剧”占领市场

  行内人都知道,“编剧这碗饭难吃”,创作周期长,成活率低,编剧的综合修养要求非常高。但林文祥的表现,绝对称得上“高产优质”:进入新千年,梅州共有8部山歌剧在三年一届的省艺术节上惊艳亮相,《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客魂·家风》创下了“五连金”,还有《围屋旧梦》、《红婚纱》、《古寨牛人》等同样精彩的山歌剧因同类竞争“憾”获稍低名次。其中除《山魂》外,其它都是由林文祥独立或与其师罗锐曾合作的作品,已连续三届 “二子登科”(同时两部作品参赛)。《桃花雨》还参加中国艺术节,获得了艺术类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梅州市山歌剧团由此被《羊城晚报》誉为“获奖大户”、“地方院团的翘楚”。

  但对林文祥而言,最值得高兴的并不是自己的一再获奖,而是山歌剧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从乏人问津已呈颓势的小剧种,焕发出了生机勃勃,捷报频传、观众回归,梅州已成业内公认的“戏剧强市”;二是从“剧包人(用剧目包装演员)”逐渐转变为“人包剧(用演员提升剧目)”。第一个转变,是“获奖效应”带来的受众观念逐步转变,进而影响到剧团效益扭亏为盈、带来从业人员的自豪感提升、又促进了后续人才的补充和培养;第二个转变,是山歌剧的演员对演出的认识,从表演工作升华为表演艺术,从职业升华为事业,从被动接受角色到主动理解并能够提升角色分量,逐渐成长为山歌剧今后再迈新台阶的中流砥柱。

  两大转变殊为不易。《等郎妹》创作之初,虽然好不容易请来了著名导演王佳纳,但面临的情况很不乐观,梅州市山歌剧团的骨干演员已经七零八落了,选个女主角,全市找个遍没有发现属意的……几经考虑,凭着对剧本的自信,主创团队决定:大胆起用还嫌稚嫩,但较有潜质的青年演员,走“剧包人”的线路,凭过硬的剧本和高超的导演艺术掩藏演员表演上的不足,用“魔鬼式”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林文祥一直有个观点:戏曲是角的艺术,一个剧种,必须有名角,有明星演员,才会有票房号召力。“剧包人”能“包”出剧种的名角来,山歌剧就能真正叫得响。事实证明这是对的。《等郎妹》中的杨苑玲、林永忠,《桃花雨》中的潘倩、潘锡岳、李莉,《合家福》中的叶柳华、廖明星……一群地方剧团演员演出了“大团风范”。到了今年的《客魂·家风》已经是群芳竞艳:汉剧丑行出身的潘锡岳已是山歌剧当家小生;潘倩凭着过人天赋和良好艺术修养饰演盘阿月,远远超出了剧本赋予的角色分量;就连小配角神婆都被谢曼丽演得光彩照人……山歌剧初呈“人包剧”态势!

  但林文祥还不满足。

  “走出去”诱惑未停 “留下来”追逐梦想

  “厚积厚发”的林文祥,凭深厚的功底拿奖拿到手软,已接稳了山歌剧艺术传承的“火炬”,知名度、美誉度都在业界迅速上升。

  相对于写影视作品而言,写戏剧费神、费工、费时,且稿费低,不少优秀编剧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纷纷改弦易辙,转行写电视连续剧、肥皂剧,造成戏剧编剧奇缺。据统计,目前广东省省直院团四个,地市级院团二三十个,各类社会民营剧社、院团一千三百多个,但从事戏剧编剧职业的还不足五十人,还能写的国家一级编剧已经不足十人。于是,找林文祥写剧本的多了、请他做指导的多了,请他“走出去”的也不少,一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总是惦记着想“挖”他,有的还承诺能解决家属就业。但林文祥最终没离开。“说没想过是假的,毕竟那边待遇高、家庭也能照顾。但人要有自知之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土壤,就会缺氧,生命力就会受限制。我创作的根基是客家文化,离开梅州可能就会走下坡路了”,林文祥解释。

  林文祥的心底,其实一直有一个梦想:舍得一身剐,也要让山歌剧“爆炸”!作为山歌剧传承发展的“火炬手”,他甘愿做坚守山歌剧阵地的“苦行僧”,即使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山歌剧的未来。


梅州市山歌剧团排演的《等郎妹》剧照


梅州市山歌剧团排演的《桃花雨》剧照(剧照均由梅州市戏剧研究室提供)


梅州市山歌剧团排演的《客魂·家风》剧照


梅县山歌剧团排演的《围屋旧梦》剧照


梅州市山歌剧团排演的《红婚纱》剧照


梅县山歌剧团排演的《合家福》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