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部分污染地已被就地直接掩埋

06.04.2015  09:18

资料图片

 

  水勘院施工队在污染地周边打井施工,打井取水后将进行水质污染检测。

  长江商报消息

  荣华工贸违法向沙漠腹地排污,记者探访—

  3月21日,甘肃省武威市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向腾格里沙漠腹地违法排放污水事件被曝光。

  3月24日,长江商报记者奔赴甘肃兰州、武威,并于25日下午、26日上午两度进入荣华集团,并在26日徒步深入腾格里沙漠5公里,对荣华工贸的排污地进行了调查探访和污水采样。记者调查发现,荣华工贸排放的污水虽然大部分已被抽走,但留存的污水仍有数个足球场大小。而更令人心惊的是,荣华工贸对部分污染地直接进行了填埋处理,部分污水和底泥已被掩盖在厚厚的泥沙之下。这与媒体报道中的“据了解,留存的污水大部分已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对底泥的处理将待专家论证后再实施”完全不符。

  受污染沙漠离最近生活区仅两公里

  记者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那个排放污水的臭水塘时的情形:黑黝黝的污水像原油一样粘稠,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扑鼻而来,绵延数公里后才逐渐消散。在连续呕吐了3次、戴上两个口罩后,记者才感觉稍微好一点。饶是如此,恶臭仍刺得人不停流泪,在水塘附近停留了约10分钟,头疼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而这些受到污染的沙漠,距离最近的生活区南面五墩村仅2.17公里,另外西、东、北三面20公里范围内几乎是无人居住的沙漠,被称为“八十里大沙”。

  八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以红水河(干河沟)为界,靠红水河沿岸多呈新月形和沙链,沙丘迎风坡朝向西北,沙漠多为固定沙丘。

  这里,也是荣华绿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要找到污染地,必须要从荣华集团通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荣华排污之隐蔽,如甘肃省环保厅监察局稽查科一名调查人员所说,“如果不是无人机和GPS定位,问题可能会发现得更晚。

  3月25日下午4时,记者一行在武威市区乘出租车第一次前往荣华排污地,下午5时许,在荣生沙漠公路遇到武威市凉州区民警拦截,同行有一名凉州区政府工作人员称采访必须获得武威市委宣传部允许,随即警车随记者一行回到市区。

  污水并未“处理完毕”,底泥就地掩埋

  3月26日一早,记者驱车进入荣华集团。双向4车道的水泥路很好走,这条全长50多公里,据说可以直通内蒙古的“康庄大道”就是荣华公司修建。

  进入沙漠25公里左右,导航显示已到达“八十里大沙”,记者在公路北侧发现了一个圆柱形金属罐体,而后约10公里,记者又发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罐体,在第二个罐体附近的岔路上,更有数台贴有“荣华”字样的挖掘机正在工作。

  记者走近询问得知,该处正在为两天后的打井做准备工作,“污染源在上游,你们之前看到的那个圆罐附近,那里也有施工队,我们这里是在做打井取水采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名工人说。

  随后,记者原路返回,在距离第一个圆柱罐体约1.5公里处下车,进入沙漠。

  在腾格里沙漠步行大约2公里,翻过一座沙丘后,一股浓烈的恶臭迎面扑来,记者立马被呛得眼泪直流,跪地呕吐了起来。

  那恶臭就来自沙谷,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黑色臭水塘中,当地人种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梭梭”,也成为灰白色的枯枝,污水以上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沙丘表面,都变成黑灰色的硬泥。

  在沙丘顶上,更完整、宏大的场面呈现在长江商报记者面前。原来,这个臭水塘只是巨大的排污地中小小的一部分,整个排污地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臭水塘只占了其中六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另外的排污地上覆盖着黑褐色的沙泥,沙泥上满是宽大的车辙,几天前这里热火朝天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

  很显然,这里并没有将所有的污水“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毕”,对底泥的处理也并没有“等待专家论证”,而是直接采用了就地掩埋。

  记者被限制人身自由

  沿沙丘顶部向西而行,大约1公里左右,又发现了数处排污地,在离第一个圆柱形金属罐体最近的排污地侧方,出现了数台挖掘机和大型挂车,一个施工队正在进行挖井作业,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已被铺上一层白色塑料布,罐车正在向内注水。

  “我们是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勘探院的,这里正在进行挖井取水作业,目前还是前期工作,注水是为了避免主井塌方。”水勘院陈院长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此处取样井将下挖80米深,对地下水水质进行采样,然后再送专家组检测。不过对于检测结果,陈院长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出来”。

  上午11时许,记者被荣华集团保安发现,两名保安先后进入沙漠驱赶,公路上也有七八名保安守卫。在沙漠中,一名保安试图抢夺相机,与记者发生争执和拉扯,随后,公路上的保安开一辆白色皮卡找到记者租用的越野车,无奈之下,记者只得随保安上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