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特殊课堂:12位班主任和1名学生
轮椅课堂现场。
老师送教记录本。
她是一个13岁的残疾孩子,名叫汪凌莹,和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她有12个班主任。
从2014年9月1日开始,12个班主任给她上了快3年课了。3年里,老师们每周都会到这个学生家中去,然后,阁楼、卧室、院子,都成了课堂……每次给她上课,她的班主任就得跑8.5公里山路,这样算下来,浙江淳安双源完小的老师们已经跑了1000公里。他们带着特殊的讲义、书本和尺子,风雨无阻……
端午前夕,记者走近了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最新的消息是,汪凌莹刚在杭州的医院接受腿部手术。近日就要出院,之后她可能会进行第二次手术。
眼前的一切让汪凌莹的父母分外感动,朴实的他们说不出动人的辞藻,只是不停地说着谢谢医生、谢谢老师,谢谢所有帮助他们的人们,让他们“一家人有了希望”。
他抱着女儿和老婆进了校长室
恳求让孩子读书
3年后的今天,杭州淳安双源完小校长蒋有兵仍忘不了那双牢牢盯着他的大眼睛,更忘不了那句近乎哀告的请求。
时间拨回到2014年8月31日。蒋有兵那天很忙,他接到调令,刚从淳安界首中心小学来到浪川乡双源完小,当时学校有六个年级,84个孩子,17个老师。这所完小是浙江最西部的小学之一,继续西行不再有学校,山脊另一侧是安徽歙县石门。
“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办公。一个中年男子用后背顶了顶门,怀里抱着一个羸弱的孩子。蒋有兵正想开口询问,中年男子把孩子放在木质沙发上,抱歉地看了校长一下,很快下了二楼。
男人又上来,这一次,他抱着另一个女子,30多岁。男子弯背站在一旁,汗水、雨水沾在脸上——先抱进来的是他女儿,10岁,不能走不能站;后抱上来的是他的妻子,腿部明显变形。
汪凌莹一家三口,就这么“站”在了蒋有兵面前。
“父母带着孩子来报名,其中两人需要他人照顾。”回忆起这些,蒋有兵的语调有点低沉,自2006年从教后,他没见这样的家庭。“小孩子要读书,但困难怎么克服?”
他一边招呼对方坐下来,一边快速“盘算”——学校腾一个单间出来安排这一家人住,可以省去接送的麻烦;免除全部费用可以减轻这家人的负担;联动班里的老师和学生帮忙,既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团结又能快速补课……
所有老师轮流送教
3年6个学期风雨无阻
最后学校安排汪凌莹插班上学,但孩子只上了一天学。
“生活上没法解决,孩子上一次厕所要几个老师一起帮忙。学校不得不‘劝退’。”可是要送走汪凌莹的时候,小姑娘试图伸手牵他的衣服,“校长,求求你让我读书吧,不读书,我爸妈老了就没人养他们了。”
蒋有兵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年9月4日,蒋有兵组织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他提议:所有老师轮流送教上门,每周半天。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失学。”让人欣慰的是,所有在编老师都表示支持。
3年6个学期将要结束,老师们风雨无阻——原先学校有84个孩子,现在还有6个班级66个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7个老师,三个退休两个调离后现在剩下12个。
这12个老师包括了蒋有兵,他们都兼着汪凌莹的课,他们也都是汪凌莹的班主任。
定制手绘课本
教着山里的这个特殊学生
对凌莹的教学没有教纲,不讲进度,不论难度,老师们特意安排的课程其实都和汪凌莹今后的生活有关。
王彩君25岁,是汪凌莹的语文老师,是个活泼的本地姑娘。
“拼音、识字,都是最基本的。”她给凌莹准备了单独的课本:课文被她抄在A3大小的纸上,一页页翻来,可以看出了这个年轻老师的用心。“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她要看得清,她要喜欢学。”她说,因为病情,汪凌莹的视力已经十分糟糕,书本上的4号字根本看不清。
3年里,老师们一共给汪凌莹“编”了多少页课本?没人可以准确回答,但如果把这些A3纸装订成册,它一定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小学课本。
凌莹现在学会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识字100多个,根据拼音,她已经能读完故事书。她的爸妈很开心——家里终于有人识字。当然,爸妈心里更加清楚,女儿的学习和很多老师有关——
第一次握笔,陪在身边的是唐晓莉老师,当时还怀着8个月身孕;教凌莹第一次写名字的是王苏妹老师;孩子学会的第一首歌是“闪烁的小星”,是59岁的毛泽思老师教的;第一条红领巾,是蒋有兵校长为她戴的……
近3年里,12位老师在接力,“送教记录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位老师的教程和评语,还有老师们的希望。比如“会读拼音”,比如“会测量长短”,比如“进步很大”……为了这个山里的孩子,老师们用脚走了1000多公里山路,用手编了数不清的教材。
今年5月初,女孩去杭州的医院接受腿部手术。省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为汪凌莹做了检查,她的病情被确诊为脆骨病——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成骨能力差并伴随身体反复骨折、骨头畸形等多种并发症。5月3日医院给她做了小腿畸形矫正手术,前后8个小时,医生认为“手术非常顺利”。之后可能要根据她骨骼的生长和恢复情况,进行第二次手术。
端午节,学校放假了,老师们还在忙。大山的夏夜依然凉,他们备课,巡查校园,还要特别注意36个留守孩子的内心。过几天有一个杭州企业要来提供帮助,但老师们只接受了两种:给图书馆添部分新书;组织学生们去镇上吃一顿肯德基……
“三尺讲台,有老师才有意义;方方教室,有孩子才有希望。”蒋有兵说,无论多困难,都不能忽略了孩子;即使教室再小,也不能拒绝想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点赞,给淳安大山里的老师,给好学的凌莹,也给这个特殊的“轮椅课堂”。(浙江在线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杨永娟 肖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