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里皮执掌国足两场弃签约 和米卢聊中国姑娘

17.05.2014  14:57

  66岁,正值黄金时代

  两年前,想到里皮首先想到他的一头银发,现在不是了,现在是他的脖子。

  里皮的脖子看上去已经很粗糙了,但那皮很厚。他穿着深蓝色衬衣敞开领子坐在赛后新闻发布会台前时,下巴以下那块皮肤,在日光灯的映照下,像一抹灰红色的蛇皮布。蛇皮布上有一圈戴了多年的金项链,偶尔极合时宜地从领口绕上来。它在提醒众人,这个老家伙还远没老,还处在男人的黄金时代。不过,当他起身朝门口走去的时候,他的驼背曲线显而易见。

  这是近距离的,而不是那个在尤文图斯和意大利国家队的电视上才能见到的里皮。66岁的老人刚刚又在广州闷热潮湿的天气里站足了90分钟。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差点忘了那个伟大的角色就在身边。

  “记者直接提问吧。”这是里皮的风格。按照既定流程,教练应该先发表自己关于比赛的见解,但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巴不得一个字也不用说。如果大阪樱花主帅波波维奇那样的话痨在他前后出席发布会,这种冷热的对比会更加明显。

  “穿那么多,难道他怕冷?”一位前来采访亚冠联赛的外地记者打趣道。这天球场大概超过30℃,但里皮穿的还是长袖衬衣,进来参加发布会的时候,他还加了件外套。“哈哈哈,我不知道,我也想把这老头剥个精光。”发布会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回应。

  另一位记者继续接过话茬:“你们仔细看啊,上次输掉德比后,他不仅失态,说话的时候气得嘴角在抽搐。这回倒是很镇定。

  他们每个比赛日谈论的不是周穗安或者科萨诺维奇,而是里皮,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之一。

  “一周见媒体两次,不够吗?

  已经两年了,外界并不太了解这个略微驼背的老人。因为他实在抗拒跟中国媒体说起自己的私生活。“相反,避开这些话题不谈,保持沉默,个人去进行个人喜欢的娱乐项目,这样一点也不坏。”他曾在自己亲自执笔的那本书中这样写。

  他有一个贴身翻译叫阿文,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意大利人,因为总带一个红色的鸭舌帽,所以绰号就叫小红帽。前后有六家媒体在小红帽的帮助下专访过里皮,但那些采访的时间极其有限。

  最长那次也只有25分钟,新华社成了教父的宠儿。那是一次连续采访,里皮刚跟一家手机门户网站的记者聊了10多分钟,然后再跟新华社记者聊。聊之前他反复向阿文确认:“他们说是中国最大的媒体,到底是广州最大还是中国最大?

  结果,面对中国最大的媒体,他还是只说了一些毫无营养的观点性的话,回避了个人生活。让那位新华社记者印象最深的是,里皮反问:“赛前和赛后都有新闻发布会,一周和媒体见两次面,这还不够吗?

  本地电视台约里皮做专访,满怀期待但效果不佳。“问他问题,他回答得很简单。几个问题过后就开始看表,好像恨不得马上就走。每次约之前说好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但见面后他会告诉你只给你10分钟。

   很多中国媒体都喜欢问他跟巴乔的故事,里皮会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告诉对方:“不。换一个话题。

  也许是语言的障碍,他和陌生的中国媒体交流起来有些困难。回意大利度假的时候,他倒愿意花两个小时上门去接受《罗马体育报》的采访,海阔天空地聊一番他的中国经历。

  一名南京记者今年写了一本《里皮传》,记录了里皮出生至今的故事。原来小时候里皮也看了南斯拉夫电影《》,并喜欢在街边玩耍的时候跟小伙伴们合唱“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在中国第一次看到生动描写里皮的文字。

   恒大客场打舜天的时候,这位作者拿着出版的书找里皮签名,里皮很愤怒地拒绝了,当面质疑对方为何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写自己的故事,然后甩手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