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赏之下必有加班汪

12.10.2015  14:20
加班复加班,把青春健康和脑细胞都奉献给老板,甚至为此忍受着家人的抱怨、亚健康的报复,却感受不到爱,对于广州CBD里的绝大部分加班汪来说,这是他们内心最深的痛。这部分人认为,加班除了混福利补贴,也是一种等待和积累,“跟守株待兔等女神一样,等待职业生涯上的机会或者贵人”。

原标题: 重赏之下必有加班汪

  加班复加班,把青春健康和脑细胞都奉献给老板,甚至为此忍受着家人的抱怨、亚健康的报复,却感受不到爱,对于广州CBD里的绝大部分加班汪来说,这是他们内心最深的痛。尽管如此,在新快报记者的走访中,不少广州CBD里的白领却甘愿做“加班汪”。这部分人认为,加班除了混福利补贴,也是一种等待和积累,“跟守株待兔等女神一样,等待职业生涯上的机会或者贵人”。

  ■新快报记者 罗韵/文 图片:Pixabay.com

  加班乃出于觉悟

  天河路某外资公关公司职员小辣说,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忙,每天在公司晃荡到8点甚至10点,除了想要混免费的晚饭和交通以外,还出于“觉悟”。

  “我们公司似乎有不成文的规定,老板从来是加班到深夜的,我们陪着也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下班一到点就走的属于不尽职的员工,年底评优秀基本是没份,还会被其他同事背后指指点点。公司文化会自动抬高加班的,排斥不加班的,那么逐渐地,每个人就会不自觉地加班。”小辣说。

  每到下班的时间,大家都还在办公桌前正襟危坐忙忙碌碌,稍有点“觉悟”的人怎能扬长而去?于是,要下班了,大家都耗着,谁也不愿意迈出第一步,要是哪个人站起来拿起包包,都要迎接大家惊诧和鄙视的目光。周末干脆也在办公室过,哪怕是在那里打牌打游戏聊天,老板来了就开着PPT作研究状。实际上是为了公司免费的一日三餐,节省了出租屋的空调水电,还得到视公司如家的美名。

  “老板自己就是把办公室当家,她经常是快要下班的时候丢给你一些工作,明明可以早上就布置的,就是想要看到你在办公室待得长一点,她就老怀安慰觉得工资没白发。”小辣说。

  加班是惯性使然

  刚刚从某广告公司离职的包包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活,觉得一开始加班总有具体原因,后来就成了一种惯性使然。“我跟很多人一样,刚刚踏入职场时就被老板训练养成了加班的习惯,这样日复一日,以至于到后来不加班就心慌,即使跳槽了转行了,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加班加点。这样的习惯对于个人生活有很恶劣的影响,家人抱怨缺少陪伴,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亮起红灯。”包包说。

  除了生活,包包感到长期加班对工作也有消极影响。她主动加班并非工作积极性高,而是因为工作倦怠,热情不高,做事拖泥带水效率低,使得时间拖长,到了下班时间才突然发现,今天一天好像什么都没做成,最后不得不通过加班来弥补。

  加班为免费晚餐

  在一家民营游戏公司工作的朱小姐介绍,一般大型游戏公司正常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六,但大多数会采用弹性上班制,也就是员工可以选择早上八点开工,下午五点就可以走人。研发部门有项目时,每天工作时长保持12个小时以上,周六也上班。

  游戏公司们在加班福利方面出了名大方,加班到晚上7点钟以后,公司包免费的晚餐宵夜和水果;9点以后报销出租车费。于是,有些员工也会为了吃饭而主动选择加班。有些公司还跟员工约定,加班到晚上10点,第二天可以下午才上班,通宵则可以第二天不来。还有的晚于正常下班时间半个小时以上的就可以填写加班申请,工作日加班发放正常的加班工资,周末双倍加班工资,法定假日有三倍。

  加班为技能提升

  某外资电器企业的销售人员龚先生认为,对于还没成家没有家庭负担的员工,时间大把空闲出来,于是不如把加班当作兼职,多赚一些是一些,对职业生涯也是种投资。这里投资的是只可意会的机会,“你付出一点时间来加班,赢得的是晋升的机会和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想,加班就一点也不难受”。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当然,现实中有些人确实工作能力不强,许多事情无法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只好留下来加班。因此,通过多加班把自己的工作技能磨练得更好一些之后,是完全可以告别加班模式的。

  意见对对碰

  员工:只会关注KPI 不够人情味

  在广州某民营建筑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者的周先生抱怨说,老板压力大,要节省成本,企业要活命这些都可以理解,不是不愿意加班加点共度时艰,也不奢求什么加班补贴,只是老板让人多干活的态度也太不温暖、太没有爱了,加班连请大家吃个盒饭都不干。“他们眼里只有KPI,只有漂亮的财务数据报表,如果员工没完成任务,中层就会被更上一级骂,中层领导为了不被骂就不得不压榨底层员工。

  老板:不想当提款机 要一起付出

  某国企市场部副总告诉新快报记者,几乎每个上司、老板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员工心里的想法他们都很清楚,只是处在他们的位置会比普通员工想得宏观、长远一些。“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算三十年吧,也是很长的过程,就像马拉松,肯定是一段路比较辛苦,一段路轻松点这样交替着前进,不该去斤斤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多加了几天班,少赚了一天加班费,少了一天假期,这些放在三十年来看都不算个事。作为职场人,需要不停地在工作中学习、提升自己,加强竞争力,不是老板太黑心,很多时候多干活就等于多学习,学到的本事是你自己的,谁也抢不走。怕加班、怕吃亏、想要到点就走的,也许职场不是适合你发展的地方,没有老板希望自己被员工当成提款机,每个月按点拿钱混日子。公司和员工需要就像夫妻一样,一起付出,一起成长和发展,获得双赢。

  关于加班的研究

  老板老板!

  加班会让人变傻,你知道吗?

  加班一直是组织行为学家关心的议题。在1997年有篇综述,发现工作时间和身心健康的程度是相关的。2012年又有一篇文献提供了来自两万多名被测试者的数据,分析显示:对于长时间工作的人,得冠心病的风险会增加40%。

  2011年同一位作者又发表了另外一项研究,五年内追踪研究了三千人,他们发现对于44岁到66岁的中年雇员而言,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比每周工作35到40小时的人出现抑郁症的概率会增加66%,出现焦虑症的概率会增加74%。长时间工作对于女性的危害更大,使女性出现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可能性分别提高167%和184%。

  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之外,延长工作时间带来的效益也会被降低的工作效率所抵消。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那些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的人词汇能力更为低下,工作更长时间的人显示出的认知能力的下降也更多。这就是说——人变得更傻了。

  长时间工作会造成睡眠时间的减少,这种睡眠剥夺会导致雇员在上班时间更多地走神。而且,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一边正襟危坐一边上网摸鱼,更是助长了这种趋势。减少睡眠的后果不止如此,人们的情商也会下降。在人际交流、自我功能、压力管理、行为应对等方面的能力都下降了,而这些技能对于现代白领都是必须的。

  更要命的是,当你的加班时间达到一定时长,能完成的工作量跟不加班好像没啥区别。今年在《Organization Science》有一篇研究报告,访问了在全美顶尖咨询公司的雇员,然后基本上就是这个结论:只要团队能够形成同盟,朝九晚五也能够完成很多工作,甚至被上级认为是“最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