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连续报道中国拒当世界第一

18.06.2014  16:14

  《金融时报》5月13日、5月14日连发三篇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拒当“世界第一”的原因。 

  其中,美前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5月14日的文章中分析:一是如果各国日益觉察到中国的优势,从而在防卫上有所转变,那么世界第一的标签对中国政府无疑具有政治影响。美国政策制定者或许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趋势以及贸易政策采取更严厉的态度。二是中国还未准备好接受与其日益提高的地位相称的全球角色。三是对于那些生活贫困、勉强维持生计的中国底层穷苦民众来说,如果世界第一就意味着这样的生活,这种想法或许会引发他们对国家的优先事项进行一次更广泛的审视。 

  《金融时报》认为,北京方面在GDP规模之争中的这类做法,不是为了从全球经济政策制定中完全抽身,而是希望有能力精确选择参与的时间和场合。中国只选择那些将对自身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并且能在其中找到同盟的问题,以此优化风险/回报率。承认自己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并因此自愿接受无可争议的世界重量级冠军头衔,将会严重限制中国选择参加哪些战斗的能力。对于中国来说,随着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世界也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并给予中国相对应的国际地位。对于目前仍然处于主导国际局势的美国而言,与中国建立一个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是围堵中国,可能是更明智,更符合经济基本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