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上云端:创新业务先行

15.10.2015  08:26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目前行业内只有个别尝鲜的中小银行将非核心业务放在云端,大银行无一例外采用的还是传统而昂贵的IOE架构。但在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下,为传统业务构建的后台系统越发难以支撑大流量并发访问。

  14日一早,马云亲自为云栖大会(原阿里云开发者大会)“站台”演讲,他称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是政府主导的事情,而中国经济未来的巨大潜力在于内需(消费),需要企业用云、用互联网去激发内需,这个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机会。

  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眼下,在云计算对传统行业不断渗透的行业背景下,对数据安全更加敏感的金融机构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目前行业内只有个别尝鲜的中小银行将非核心业务放在云端,大银行无一例外采用的还是传统而昂贵的IOE架构。

  但在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下,为传统业务构建的后台系统越发难以支撑大流量并发访问。蚂蚁金服首席架构师童玲称,传统金融机构上云是一个渐进过程,把新业务放在云端,保留在传统架构里的业务不断弱化,预计到2025年,所有业务将有望上云。

   传统金融机构“上云”像啃骨头

  今年的云栖大会有超过3000家“云上”企业、共20000人参与,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可以说是伴随着阿里云飞天5K系统的诞生一路走来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成为今年的主题,在35个分论坛场合中,金融云现场异常火爆。金融机构用不用云运算,成为讨论热点。

  对于传统银行的后台系统现状,一位传统银行业内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国内绝大多数银行现在并没有将核心业务搬到云平台上,更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IOE架构,一些中小银行也尝试过先从非核心业务(比如手机银行、快捷支付、企业OA、邮件系统等)的IT系统开始逐步上云,比如渤海银行、邢台银行、东海银行、吴江商业银行等,而这个过程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监管层的压力。

  对此,银监会将云计算认定为“银行业非驻场外包服务商”,在去年7月颁布的187号文(《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风险管理的通知》)中,着重强调了对外包服务商的风险审核。

  但传统银行这个根深蒂固的传统正在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据永安保险副总裁顾勇介绍,此前他们做过一次测试,如果业务处理量达到500个保单并发,保险公司里的传统IOE架构就要面临宕机的风险,比如在互联网上做一次保险营销活动,半个小时内的超大流量访问是既有的传统IT系统难以支撑的。

  阿里云计算金融云事业部总监徐敏此前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比过一个数据,在国内银行业,大行商业银行一个账户一年的IT成本大概是50元,小银行大概为80元到100元之间,而依靠阿里云平台,阿里这方面的成本在1元以下或者更低。IBM大型机每秒能处理1万笔订单,阿里云在双十一的计算能力是每秒7万笔。

   分两个“容器”实现全业务上云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银行业务系统(后台IT架构)经历了四个阶段。起初是一些简单业务办理的电子化;第二代经历了银行业务的综合化;到第三代时(2000年至2010年),银行70%的业务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让人工专注做销售等业务;而眼下经历的互联网+、数据驱动变革是第四代。

  有意思的是,在传统的集中式IOE架构时代,服务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这时机器的成本比人工的成本高;而在分布式计算时代,人的成本远高于机器设备,因此目标是让绝大多数的银行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完成,解放人力。

  但一个问题是,像网商银行等新成立的银行可以“在白纸上画画”,想让大型银行放弃此前花费巨资购置的IOE设备转而去选择云计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上云意味着原有的银行IT维护人员面临转岗安置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童玲给出了一条上云路径,即双核驱动,让金融机构将创新性业务一开始就放在云端,而那些保留在IOE架构上的老业务会逐渐被边缘化,最后预计到2025年实现所有业务全面上云。

  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也诞生出许多创新能力。顾勇称,阿里系有数千万车主(只要在淘系平台上购买过与车相关的商品的即可被默认为车主),而作为一家中型保险公司,永安保险有数百万用户数据,双方的数据产生交集,让阿里和其他社会化互联网公司对用户进行画像(比如通过社交软件聊天时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夜猫子,再判断其开车是否靠谱;支付宝和手机号绑定时间越长,其车辆出险率可能越低等),可以建立传统保险业精算定价中没有的模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