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到香港鉴定胎儿性别成产业链 政府将严打
“剩男”将成严重社会问题,国家卫计委要求坚决打击采血送香港鉴定胎儿性别,并透露已完成禁止“两非”修订草案
7月26日,国家卫计委召开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坚决打击采血送香港鉴定胎儿性别的蔓延势头。话音刚落,8月7日深圳罗湖海关截获96份试图携带出境的疑似孕妇血液样本。
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简称“两非”)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居高难下的直接原因。尽管综合治理多年,但却没有扭转我国面临着男女比例失衡的严峻形势。种种因素看来,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批“剩男”将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男婴总数和女婴总数的比值,通常用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标。根据目前最新的官方数据,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 .6.也就是说,要达到“十二五”的目标,就是要在两年时间,将出生性别比下降2 .6.
距离“十二五”期末倒计时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出生人口性别比要降至115的目标,恐难如期完成。
7月2 6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指出,要完成115以下的硬指标“难度较大”。会议用“更为复杂严峻”来形容目前的形势。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明年,国家将对各地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实施终期评估,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省份进行通报。
据国家卫计委透露,《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修订草案已经完成。
出生性别比目标首入国家规划
国际上通常认为的正常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应保持在103- 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对应出生男婴为103-107名。这一指标,在中国已经持续30多年超出正常水平,约从1982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为107.2,之后一路飙升,1994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在115以上,2004年达到最高峰121.2,其中一些省份还长期维持在130.
2009年被看作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一个拐点,从这年起开始了持续5年的下降,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2013年为117.6.也就是说,五年的降幅仅为1.85,下降幅度不明显。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标,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将性别比的明确目标纳入国家规划。此前“十一五”规划中,只提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当时已经预计到了难度,”曾参与多次人口政策调整的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告诉南都记者,尽管按照“十二五”所制定的目标,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但从中国持续多年的现实情况看,要实现“115”这一目标已属不易。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国家卫计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专家组组长原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按“分步走”的目标,第一步是遏制继续攀升,第二步是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原新告诉南都记者,全世界约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但中国最为严重,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其次是持续时间最长,超过了30年,同时波及的人口最多。
少生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催化剂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一直被认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传统的生育观念,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地区,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生育率下降,造成一部分出生性别比不平衡,同时,B超、D N A等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人为选择生育性别从意愿变成现实。
原新指出,大家少生了,是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一个催化剂。在全世界的共同规律中,有男孩偏好文化的国家,生育率下降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偏高。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认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可以看作是一定时期内严格生育控制的一项社会代价。
翟振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男孩的偏见存在,只要生育率下降,性别比偏高就会更明显。多名学者指出,更值得担忧的是,社会发展到现在,少生已经不再单纯是计划生育的结果,随着生育政策的完善调整,在中国低生育水平中,自愿性的因素占得越来越大,尤其到了80后、90后一代,即便放开生育政策,很多人也不愿生更多孩子。
虽然持续5年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以后,中国人口性别比问题就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最初,政府部门曾出台文件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却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为了消除性别歧视,“男女平等”这一观点也逐步成为基本国策,但在当时,很少有人会将“男女平等”直接与控制性别比例画等号。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 .2.两年后,中国政府正式拉开了治理男女性别失衡问题的战役。
“以前大家觉得性别比偏高是个别现象、暂时现象,而后来才发现这是长期趋势”,翟振武表示,但当时比例之高已经难以控制。
2002年11月,原国家计生委、原卫生部、原国家药监局共同发布《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对胎儿性别鉴定予以明确规范禁止。
2003年4月,“关爱女孩行动”启动,旨在通过倡导男女平等思想,扭转中国、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卫生、公安、司法、检察等多个部门也会同在一起,严厉查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的违法案件。然而200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历史最高纪录121.20.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人口出生性别比的问题,作为未来十年一个重要任务。
通过综合治理,2009年,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开始出现拐点,持续5年下降,但至今仍在高位运行。
“硬指标”和“问责制”是否有效?
2011年,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涉及男女性别比例。胡锦涛部署工作时强调,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高层非常重视,讨论非常热烈,提出了很多建议”,翟振武当时应邀授课,令他印象最深的是,胡锦涛抛开稿子讲了很多内容,反复强调加强任务落实。
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标。“地方政府达不到目标,就要接受问责”,翟振武表示。
2012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卫生部与原国家计生委整合,组建国家卫生计生委。一位此前国家计生委的官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合并后对降低性别比更有利,“联合检查更方便”。
此后,卫计委联合公安等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项行动,力度之大也超乎以往。
最近一次大动作就在一个多月前。6月30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全国查处“两非”案件区域协作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两非”案件查处区域协作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遇重大案件或者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就在一个月前的5月21日,国家卫计委家庭司在浙江召开全国整治“两非”区域协作工作会议,为通知出台打下基础。
“通常在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复杂,牵涉面大时,就会采用联席会议的方式,来通气协商,互相配合处理。”在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方面,北京市、海南、浙江、湖南省都有了明确动作。
不少地方出台相关措施力控性别失调,河南、陕西、吉林、上海等地甚至将性别比例直接挂钩官员“乌纱帽”。比如陕西2006年就规定,将对连续两年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非正常升高的市、县主要领导将暂时不予提拔;河南2009年规定,性别比例过高的地方,政府领导将被“一票否决”。
“这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翟振武坦言,如果纯粹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去改变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需要很长时间。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