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博士主讲“史学前沿论坛”第35讲

17.05.2014  20:09

本站讯  4月8日上午,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周鑫博士在“史学前沿论坛”第35讲作题为“中国近代南海诸岛知识体系的肇建:宣统元年石印本《广东舆地全图》之《广东全省经纬度图》为中心”的讲座。该讲座由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研究员主持。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刘春喜、公众服务部副主任段小红、历史部丁蕾博士,本所研究人员及研究生共30余人聆听讲座并参与讨论。

晚清以来,在日益严重的海陆边疆危机和不断传入的西方国家疆域观念、地理知识技术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疆域理念与地理知识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宣统元年石印本《广东全省经纬度图》是现存中国最早采用西方经纬网格制图法详细标绘东沙岛与西沙群岛名称、经纬度与地形地貌,对于揭示晚晴以来广东地图测绘技术、疆域地理知识的发展演变和光宣之际中国政府与知识界维护南海主权的历史事实有着重要意义。周鑫博士通过追溯该图的底图、蠡测其编绘机缘与考订其“东沙岛”“西沙群岛”的资料来源,呈现了西方经纬度测绘技术在晚清以来广东地图的知识累积与绘图方法中日渐扩展的过程。

周鑫博士认为,随着此时地理知识的逐渐累积、绘制方法的逐渐成熟,尤其是地图编绘的主体逐渐转移至接受新式测绘教育的专业人员,运用西方经纬度测绘技术成为晚清以来中国地图编绘不可逆转的潮流。而另一方面,由该图也能看到晚清以来中国海疆理念、海疆知识的活力与不足。他特别提出,当时的海疆知识过度依靠西方测绘文献,不是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持续的广泛的实地勘测所获知识,也没有深入发掘中国传统的南海诸岛文献,这对我国增强海权意识、维护南海海权也有现实启示。     

(文/王    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