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移动阶梯流量定价的四点思考
蓝戈智库 云晴
最近,中国移动方面传出了即将推出阶梯式流量定价的消息。消息称中国移动将于今年9月起,在北京、吉林、福建、安徽等7省市试点该计费模式。流量计费阶梯将设为5个档次,用户使用流量越多,单价越便宜,流量单价从0.15元/Mbit到0.03元/Mbit。在流量消费日趋刚性的如今,该政策的推出带来各个方向角度的讨论。环顾各类流量政策,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笔者对该定价模式有如下观点:
更为简单清晰的资费实际上有利于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移动所提供的资费并不足够清晰,存在抑制一部分消费市场的可能性。
在信息经济学中,有一个基于阿克洛夫模型的理论——“逆向选择”理论。通过“逆向选择”理论可以得出,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带来市场的瓦解。例如,在一个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卖主对汽车的质量、现状、事故历史等信息都很清楚;而对于买主,除了了解汽车的外形、新旧程度等信息之外,其无法像卖主一样获得更多有关汽车质量的详细信息;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市场也就此瓦解了,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通过“逆向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流量资费标准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如果客户的刚性需求较小,这个市场将会因“逆向选择”而瓦解。但是,由于客户对互联网接入的刚性需求很大,客户因没有太多投票的权利而只能被迫接受,因此,这个市场依然存在。这些被消灭掉的潜在市场当然不一定完全是流量的滥用,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客户具有弹性的需求(例如在非固定环境下的娱乐性视频需求)。当然这一潜在市场因为信息不完全透明而被消灭的状况或许是运营商认为根据目前网络能力最合理的设计。
这种设计对于消除网络滥用,确保网络能够有序合理地发展,存在其合理性。
作为开展流量运营较早的英国运营商O2曾经做过一个限制网络滥用,限制不限量套餐的动作。O2曾经公布过大约只有0.1%的客户属于“滥用带宽”的客户,但这些客户使用了大约36%的带宽。这个数据可以部分支持这样的观点:目前而言,虽然网络负荷很重,但都是因为少部分“高消耗”客户所造成,整体客户的消费在没有合理资费的导向下反而有可能受到损失。进行流量资费的调整,一方面是可以将原来不甚合理的用户期望、服务标准尽量拉回合理的空间——尽管要冒损害部分“高消耗”客户利益从而带来的客户损失的风险。
从中国移动目前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而言,做出相对平稳的资费设计选择较合理。
在国际上也不乏在流量经营中非常激进的运营商。2013年3月,T-Mobile推出了名为“Simple Choice”的无合约无限量话音和短信的新数据套餐。该套餐全面突破了当时盛行的移动宽带业务营销方式,不再以高额手机补贴吸引用户签订长期合约,而且只向数据流量业务收费,免费赠送无限量的话音和短信业务。但需要看到的是这些推出激进政策的运营商基本都不是主导运营商而是期望能够通过获得客户满意换取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挑战者”或是“电信规则的打破者”。从T-Mobile的证券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也通过股价表达了对这一激进的信心不足。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同时又是规模最大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背负着资本市场和国资委对绩效考核的双重压力。因此相对保守的资费政策设计有其客观原因。
中国移动除了资费以外,需要特别注重与客户的沟通方式,其实有时“可掌控的消费情况”比“绝对的低资费”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为重要
实践证明,移动通信市场在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后可快速实现规模增长。最初,在完全由运营商掌握信息、客户基本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运营商只能在单个客户身上获得利润,但由于得不到客户的信息,业务发展困难,市场增长缓慢;相反,在运营商逐步增加产品业务的透明度之后,客户信任度提高,其使用的业务也会得到迅速发展。
可见,运营商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且能够为自己创造有价值的市场。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运营商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把提升信息透明度看作一种义务而不是创建健康市场的条件。
具体到流量运营方面,客户需要的信息沟通包括可以实时了解到上下行的带宽、上下行的总流量(按日、周、月统计并计算累计总量)等信息;了解了自己支付的费用最终换来了怎样的一种服务标准;运营商提供给客户的详细账单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客户了解产品特性与其消费特征的吻合度;移动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消费情况和实时账户状态通知等服务。
这样一些服务的提供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助运营商和客户一起推进“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