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美女工区”的“熊猫眼”

06.03.2015  14:58

  广东新闻网广州3月5日电 题:铁路“美女工区”的“熊猫眼
  作者  谢湘艳
  88年出生的王蕾是广铁集团广州通信段动车CIR通信车间的一名女检修员。因为工作时间的黑白颠倒,熊猫眼成了她特殊的印记。随着春运的结束,爱美的王蕾最近在琢磨着怎么摘掉她的“熊猫眼”。
  笔者近日广铁集团广州通信段采访了解到,王蕾所在的CIR出入库工区素有“美女工区”之称,全工区18位职工中女职工有15位,个个都是85年后年轻人。因春运工作繁忙,“美女工区”变成“熊猫工区”。
  王蕾说,春运的时候根本没功夫打理,现在稍微有空了便会注意一下脸部的保护。
  春运开始时,京广高铁每天出库的动车组就从春运前的30多组增加到了70多组,CIR设备的检测量也比原来增加了几倍。每天晚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7点,15分钟内就有一趟动车要入库检测,每天凌晨1点多,随着库内动车增多,对讲机中的呼叫就愈加频繁,为了保证能在车底断电时间内完成长达250米的整趟车的CIR设备检测,姑娘们总是必须一路小跑,在5分钟之内进行南面0端检测、后北头1端发合格证,当几趟车同时进库时,还来回钻车底、爬楼梯、跨护链、开电源、搞检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没一个多余动作。从车头走到车尾,检测完一组车就需50分钟。高强度工作让女职工们都变成了“熊猫眼”。
  89年出生的欧阳圆圆是CIR出入库工区四人检修组的小组长。她说,虽然春运快结束了但她们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她们在晚上下半夜都采取轮班制。
  跟其他出入库工区工友一样,今年春节女职工肖芬也没回家,大年三十晚上还在处理设备故障。“除夕当晚接到电话说检测车有故障,然后又接到家里的电话,又要及时处理故障,所以没跟家里说几句话就挂了电话。
  今年28岁的肖芬的丈夫是广州车务段棠溪车站的调度长。夫妻俩是典型的“夫唱妇随”型。“她是工区第一个当妈妈的呢,之后才陆续有几个同事怀孕,大家都说她最有孕气呢。”工长周水燕告诉笔者,肖芬生下宝宝半年后就上班了,一直将年幼的儿子寄存在自己的父母家。当问到她为何不把儿子带在身边时,肖芬眼眶里闪着泪光,声音有些哽咽:“我们俩都奋战在春运一线,每次下班累得倒床就想睡,哪有空照顾他啊。”说话间,肖芬拿出了手机又看了看活泼可爱的宝宝样子,欣慰地笑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