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铭英烈功绩 家国同祭强责任担当
3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行。近500名志愿者代表向烈士墓献花圈,志愿者们在起义纪念碑前宣读倡议书,一名八旬老兵分享了抗战故事。
清明理当慎终追远,家国同祭。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在缅怀亲人、追忆逝者的同时,不该忘记那些曾经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无数英烈,在头脑里当给英烈留下安放的空间,对英烈多点铭记和感恩;在心灵上当给英烈立起醒目的丰碑,对英烈多点虔诚和敬仰。这是我们后人对英烈不可缺少的最好缅怀和告慰。因为如若没有英烈们舍命的忘我奋斗、牺牲奉献,也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环境和幸福美满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先烈并没有留下姓名,只能遗憾地成为永远的无名英雄。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可以这样说,我们所站立的每一寸山河领地都浸染着英烈的鲜血和生命,祖国所取得的每一步前进发展都凝结着英烈的牺牲和奉献。
正是由于无数的英烈脊梁担起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历史重任,才得以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时代总是从历史中走来,又总是在前进中成为历史。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总是在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接力奋斗中才得以实现和达成的。
过去,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牺牲奉献圆满地完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向历史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做出了上无愧于前人,下无愧于后人的历史功勋。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们理当继承英烈的遗志嘱托,以他们为标杆榜样,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创造出不负国家和人民、不愧前人和后人的历史伟业。
抚今追昔,英烈的身影和生命虽已走远,但他们留下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价值却历久弥新、永恒不朽,将与天地同在、日月同辉,永远活在我们后人的心中。对于我们每一个在英烈牺牲奉献下所成长起来的人,对于我们每一个在和平安宁环境下所成长起来的人,清明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唤起的不应当仅仅是我们的感恩和崇敬,更应该荡涤和洗礼我们的内心和灵魂,引起我们对“为什么而活、活着当做什么”这一生命主旨的思考,引发我们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深刻启迪领悟,激起我们对时代、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担当。
人的生命有且仅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短暂一瞬。无数英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惜将个人宝贵生命置之度外、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不应当只是单纯的生理意义和个体价值,更应该彰显出它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将它与时代社会和国家民族联系起来、融入进去,做到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同频共振。唯此,生命才有光泽和魅力。也唯有如此,生命才能永恒和深远。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同样,有国家、有民族、有责任,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才能彰显出来。面对清明,我们理当走出个体生命的局限和束缚,把自己的生命放到时代社会和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去思考和定位,像英烈那样牢记历史责任、强化历史担当、扛起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唯此,我们才能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南方日报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