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办理业务等候时间长 市民喊苦!

07.08.2014  12:53


  邮政储蓄银行一网点大厅,市民排了队又取号,秩序较乱。

  【民生调查】

  “又等了1个小时!”“效率怎么那么低,咋回事啊?”……如果你常去银行,这些抱怨也许并不陌生。连日来,多名市民向本栏反映,称到银行办理业务要长时间等候,服务欠佳。前昨两日,本栏记者专程到梅城多家银行网点体验发现,其中一些银行网点等候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网点大厅夫妇俩轮流等号

  张先生家住梅城江北南门,近日到附近一银行,想将2万元存入存折。“我去取号,在我之前已有14人等待。银行网点就开了一个窗口,网点大厅座位上坐满了人。”张先生说。

  “我等了半个小时,才8人办理,其中2人还是插队的,一个人办理业务的时间就超过15分钟。”张先生说,期间,不少等待办业务的市民都在抱怨 。“由于急着做生意,且等得不耐烦,最后只能电话通知老婆来‘接班’等候,当日,她也等了35分钟才轮上。”

  张先生说:“办理银行业务等候时间长,我觉得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开放的窗口少,一个是个别客户插队、办理时间太长,还有一个是没有有效分流到柜员机。”

  针对张先生的反映,记者向梅州网网友做了一个简单调查发现,网友对银行办理业务排队时间长意见最大。

  有网点候时长达一个半钟

  10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南农行鸿都支行网点,现场基本座无虚席,当记者取了一张“转账汇款”业务的号单后,单据上显示办理这一业务的客户前面还有13人,取号时间为10时14分。尽管大厅内有很多客户在等候,但记者发现,该网点有4个业务窗口,仅仅开放2个。“每次都这样,速度十分慢。”记者后排有客户抱怨道。有的没有耐心放弃等待离开,而记者1个小时后才被叫到号。

  接着记者来到工行嘉应中路网点,现场等待的人不多,记者同时取了“对公业务”“存取款”两个号单,前者显示记者之前还有10人在等待,后者仅2人。10分钟后,“存取款”个人业务得以办理,而“对公业务”号单,记者还是等了30分钟。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江北的银行网点。其中,金利来大街建行三个柜台窗口均开放,中行南门支行只开放了一个窗口,记者取号后,等候时间均在15分钟至20分钟;在农行中山支行,记者的号单上显示 “网点等待人数37人”,与记者一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有34人,取号时间为15时08分,现场两个柜台窗口均开放,记者等到16时38分才轮上,候时足足一个半钟。现场大堂人员解释,由于是星期一,对公业务及个人业务办理人员集中,所以不仅他们网点,其他网点也都人多,平时星期四至六则好点。

  有的网点取了号还要排队

  15日上午,记者来到梅江一二路、梅龙路的多家银行网点体验,其中农行新南支行网点等候人数为14人,记者待时为35分钟。

  邮政储蓄银行梅江一路支行现场则乱成“一锅粥”,记者看到,市民一到网点便取号,随后发现办理社保业务不用取号,但须排队,由此很多人又白白浪费了不少过号时间。记者10时05分进入该网点取号显示,在记者之前有40人在等候,现场三个窗口开放,一个用于办理社保,另外两个是普通窗口,普通窗口几次遭遇VIP客户插号,直至11时06分,终于轮到记者办理业务。等候期间,记者去旁边小吃店吃了煮粉,还上街购买了两件衣服,回单位取了一个快递,时间还绰绰有余。

  “每日都这样,我昨天下午4时20分来网点办理社保,等了半个小时,前面还有4人,结果被告知下班了,只能今天来,今天来也等了50分钟,一个上午就耗在这里,什么事也干不成。”一位老伯如是说。“关键是没有区分开来,既然办社保只有一个窗口,而且不用取号,就要及时告知,取了号轮到了却才告知要隔壁排队,这怎么行?”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