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良镇仙龙村水圳年久失修 农田难以耕种

20.03.2015  11:08
春耕已开始,丰顺县丰良镇仙龙村不少村民却为此发愁:村里的水圳因年久失修,输送的水量不能满足耕种用水需要,100多亩农田无法耙田、插秧。村民指出,该村的水圳曾列入扶贫民心工程,后因工程未批复下来,只修了其中一小段并通过验收。村干部向县相关部门请求拨款用于圳道维修未果,该县相关部门回应称该工程不存在项目遗漏问题。


秧苗即将育好,大片水田却因缺水还无法开耕。(李盛华摄)

  ●本报记者  李盛华

  春耕已开始,丰顺县丰良镇仙龙村不少村民却为此发愁:村里的水圳因年久失修,输送的水量不能满足耕种用水需要,100多亩农田无法耙田、插秧。村民指出,该村的水圳曾列入扶贫民心工程,后因工程未批复下来,只修了其中一小段并通过验收。村干部向县相关部门请求拨款用于圳道维修未果,该县相关部门回应称该工程不存在项目遗漏问题。

  圳道荒废农田干旱失收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仙龙村了解情况。农田中,一排排秧苗迎风招展,如无意外,约10天后就可插秧。一条土砌的水圳将旁边一大片水田串联起来,圳道里水流细小,甚至无法浸润水田。“没有水,叫人如何插田?”村民彭克章等人在田边望着秧苗叹气。

  村民彭克章、彭广址、彭富贵等人带着记者到村中的两条水圳探访。记者看到,只有数百米的水圳进行过“三面光”,其余大部分水圳都由荒草覆盖,若不掀开齐腰高的草,根本不知道是圳道。到了水圳引水处,记者发现小溪里水流充足,但取水口被泥沙覆盖,无法引水。

  干旱给村民造成不少损失。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仙龙村就有近10亩水稻田因干旱失收,其中村民彭克章一家就占了6亩。“后来保险公司按280元一亩的标准赔偿,那还不够农药化肥和人工的钱。”63岁的彭克章有苦难言,他担心今年也有同样遭遇。

  未建完水圳为何验收合格

  为何有水圳却没水灌溉?仙龙村党支部书记彭献锋介绍,该村有两条水圳,其中东联自然村有一条长约2300米,受益村民400多人、农田110多亩,但此圳道系砂质土结构,渗漏严重,导致110多亩农田长期缺水受旱。

  彭献锋说:“2009年广东省国土厅挂钩帮扶我村并整改圳道时,已将此圳道列入整改项目。”据介绍,省国土资源厅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对该村的田间道、小溪、田埂、水圳等进行综合整治,而丰良镇土地整理项目由丰顺县土地整理中心承担。记者从村民提供的《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丰顺县丰良镇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意见的函》上看到,该项目的验收结论为合格。“水圳都没修好,怎能算合格?”村民对此不认同。

  回应:项目不存在遗漏

  村民曾向省国土资源厅反映水圳工程并未完成,希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对此彭献锋解释,后因图纸变更,未能实施整改,水圳只修建了一小段,做多少算多少。

  相关问题也被反映到了丰顺县国土资源局。今年3月3日,该局向村民作出书面回复。回复称,该局曾会同镇村有关人员到现场核对规划设计图纸,发现以上工程未列入项目规划设计,不属于丰良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范畴;而仙龙土地整理项目在工程实施中均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设,并已通过省市工程施工验收,该项目不存在工程项目遗漏问题。

  解决:筹资全面整治水圳

  为解决水圳失修问题,该村决定对圳道进行全面修整,计划需资金23万多元,村民已自筹4万元,仍有较大缺口。村委会表示已无力解决剩余资金问题,为此已请求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申请给予资金支持。

  丰顺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道出难处,目前该局也无法提供资金,只能争取相关项目,将会与镇村进行协商沟通,寻求解决办法。相关部门指出,村民过于依赖政府部门,平时圳道清淤等问题没解决好。对此,彭献锋表示,将会组织村民对原有圳道进行除草清淤,先解决春耕用水的燃眉之急。

  (报料人:彭先生,奖金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