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镇象塔”下无象骨 镇馆之宝至今成谜

21.10.2014  09:35

  镇象塔。

  杨宝霖

  记者随东莞籍文史学家杨宝霖先生一起探寻市博物馆

  力争建成“博物馆之城”的东莞,目前已拥有31座博物馆。对任何一家博物馆来说,都不能缺少“镇馆之宝”。日前,记者随东莞籍文史学家杨宝霖一起探寻市博物馆,目睹了该馆的镇馆之宝——“镇象塔”。在随后举办的“旧梦留痕——杨宝霖讲莞城已消失的名物”讲座中,杨先生介绍称,广东凡叙古迹之文,必定提及此塔,可见其价值之高。然而,虽称之为“镇象塔”,其塔下无象骨至今仍是谜。

   “镇象塔”始建南宋年间

  陈列在市博物馆的“镇象塔”高3.4米,由须弥座、幢柱、复盆、四方佛塔等组成。塔身为平面八角形柱体,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佛像,现存302字,是目前东莞发现的最早文字遗存。

  在随后莞城图书馆举办的“旧梦留痕——杨宝霖讲莞城已消失的名物”讲座中,杨先生详细介绍“镇象塔”的来历和历史地位。“镇象塔”始建于南汉大宝五年(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当时,东莞旧城区有一条名叫“象塔街”的小巷,现在这条街道夹在城区中心小学和建设小学之间。

  杨先生介绍,“那时,每到收获季节,东莞郊野野象肆虐,成群结队地践踏庄稼,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地方官与百姓齐心协力,终于剿杀了野象。南汉大宝五年,时任南汉禹余宫使邵廷埍建起了‘镇宝塔’,以镇住刚被剿灭的野象的灵魂。”因此,石经幢又称“镇象塔”,经幢所在的街便被称为“象塔街”,并沿用至今。1966年4月,广东省博物馆和东莞县博物馆对“镇象塔”进行了发掘、迁移。

   塔下无象骨至今仍是谜

  记者看到,因年代久远,此塔铭文石柱风化而剥落过半,浮雕人物也多面目模糊,但杨先生介绍,南汉遗物存世甚少,且该塔年代清楚,属地明确,对于研究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和宗教思想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尽管刘应麟的《南汉春秋》、金光祖的《广东通志》及陈伯陶的《东莞县志》均称此塔为“象塔”、“镇象塔”,并说塔底聚埋了象骨。然而,目前尚未在此发现象骨,只有猪、箭猪、鹿等动物牙齿和骨骼。为什么只有兽骨而没有象骨,至今仍是个谜。

   杨宝霖先生简介

  杨宝霖先生是东莞莞城人,原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在文史、农史考据方面造诣颇深,编写的《词林纪事补正》一书,被誉为“是有功词林的力作”。因其长期专注于(东莞)文史研究,贡献卓越,2004年被东莞市政府授予首届东莞市文学一书玉兰大奖之“东莞文化特别贡献奖”。2008年至今,担任莞城图书馆荣誉馆长,主编《东莞历代著作丛书》。接下来,杨宝霖还将就莞城消失的名物举办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