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梅城公交四大“病症”

20.10.2014  19:08


公交车站亭前停车位经常被私家车、摩托车霸占。


部分港湾式公交站亭不起作用,市民站在花带旁候车。


公交站场面积有限,不少公交车从路边站点发车。

  [问题聚焦]

  1、“不准点”竟成常态

  市民对城区公交车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不准时”。记者从梅州市城市公共汽车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公交车发车间隔最长为12分钟。但市民感受却大相径庭。在三板桥公交站,正在等3路公交车的东中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她和同学经常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学校与百花洲之间,虽然说每两趟公交车之间相隔10分钟左右,但“不准时”已成了常态。“时间最长的一次,在校门口等公交车等了40分钟!最后还是打车离开的。”

  对此,梅州城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出行高峰期道路拥堵外,公交车准点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司机人手不足,公交不能按班次发车。目前该公司有公交车司机430人,仍缺10名左右。温师傅已经当了3年公交司机。他说,公交是个特殊的行业,“上班有时、下班没点、加班加点也是常事,尤其是过重大的节假日,对别人而言是团圆、是欢聚,对我们来说则是放弃(家庭的团聚)与坚守(营运一线)。”温师傅表示,目前公交司机年纪偏大,因为“行驶线路单调,工作枯燥,年轻人耐不住。”

  2、“不进站”经常出现

  在彬芳大道东山桥头站两个方向站点,记者观察了20分钟,发现不同线路的3辆公交车都不入站。市民多选择直接站在花带缺口处候车,且常常是花带的前后缺口处都有候车市民,因此东山桥头站常出现“一个站两次停车”的现象。

  此外,记者体验城区多路公交车时还发现,除了颇受诟病的部分港湾式公交站,在其他公交站点,公交车也不一定入站,甚至部分站点不停车经过。

  梅城港湾式公交站自设置以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反而给乘车者带来诸多不便。市公汽公司负责人对此问题表示无奈,“彬芳大道和华南大道的港湾式公交站亭设置不合理,转弯半径不够,我们的公交车大部分长7.6米,要么进不去,有时则是进去出不来。”另外,公交车停靠站车位被私家车停占现象严重。

  3、公交站场不配套

  随着城市框架拉开和新建住宅小区的开发,广大市民对公交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市民刘伯说,目前梅县新县城的公交都是从梅江区开出的,希望有“内部循环”的公交线路。针对老居民区没公交、新居民区还不通的现状,不少市民希望开通新线路,加开夜班车并且加密发车班次。

  市民的愿望“很丰满”,现实却比较“骨感”。市公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开通市内公交线路需要具备开通“人、车、路、站”四要素。梅州主城区主要道路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规划建设,标准较低,通车能力不强。“站”即是要具备公交场站等基础服务设施,但这又是另外一笔历史欠账。据市交通局运管总站介绍,梅州城区目前只有两个公交站场,分别是市人大对面的公汽总站和客都大道的公交新站场。公交站场缺少提前规划,数量总体偏少,已经成为当前城区公交线网调整优化中的一个硬伤。

  据记者了解,这两个站场容纳量十分有限,有的公交线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始末站场,只能在马路上发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司乘人员也缺少必要的休整场所;有的公交车始末站只能通过租赁等方式暂时设在别人的地盘上(比如碧桂园附近的始末站)。其次,市区内没有换乘枢纽功能站场,乘客换乘基本靠路中站点进行。

  4、车内服务不完善

  采访过程中,有多位乘客向记者抱怨,梅城很多公交车内没有站点表,遑论垃圾桶等服务细节。记者随机体验多路公交车均没有发现车内站点表,有些甚至车厢外壁上也没有站点表。公交司机温师傅告诉记者,目前只有部分公交车内有行驶线路表,“很多人都会询问是否到哪个站点,问多了我们司机也烦,有时候难免态度不好。”而市民谢伯则表示,他经常看见公交车内有坏损的拉环扶手,希望公交公司能定时检修车辆内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