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30年或有3177万名脑卒中患者 防控形势严峻

09.10.2015  11:35

日前,“中国防治中风宣传月”在京启动,活动发布了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的严峻状况。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由于该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所以相对于其他 疾病 患者来说,需要的日常护理和生活帮助更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也就更为沉重。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且死亡率数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 卫生 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指出,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45%。

根据世界 银行 的数据推算,假如不采取更有效措施,到2030年,中国将有3177万名脑卒中患者,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王陇德表示,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

不良生活方式流行致慢性病高发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发的情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剑认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明显改变,摄入热量过多、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缺乏体力运动、吸烟率居高不下等,造就了庞大的患病人群和亚 健康 人群。2015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脑卒中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吸烟占33%,血脂异常占29%,高血压占25%,超重21.5%,糖尿病占6.7%,可见我国脑卒中防治任务艰巨。

预防要与发病率“赛跑”。武剑强调,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管理好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就能有效地降低和延缓脑卒中发病。公众要记住“健康生活口诀”: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系列宣教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改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世界卒中宣言》中明确提出“卒中完全可以预防”。只要完善健康宣教体系,提高国民对该病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加以针对性控制等,就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为遏制其高发态势,我国政府于2011年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并积极推动建立以基地医院为防治技术中心的脑卒中防治网络体系。为进一步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北京同仁堂集团支持的“中国防治中风宣传月”9月28日启动。根据安排,9月29日至10月29日,全国范围内将开展以“预防中风,关爱健康”为主题的系列宣教活动。此外,“心脑健康中国行医疗服务团”正式成立,成员将佩戴心脑健康手环,实现健康中国梦。

延伸阅读

脑卒中易在秋冬季发作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统计发现,约有超过半数患者,都是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之时。这是因为:

1.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缺血。

3.寒冷会让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4.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引发急性炎症。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有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记者 田雅婷)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