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登革热 人人齐参与”倡议书

08.10.2014  19:15


 

全体师生员工:

 
  今年9月以来,广州市感染登革热患者呈现爆发式增长。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华南理工大学湖泊众多,植物茂密,人员流动性大,是登革热的重点防控区域之一。
  在广州出现登革热疫情后,华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杜小明、校长王迎军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协调处理疫情,调动全体师生员工迅速行动,积极投入群防群治的防控活动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登革热疫情增长数量逆势下降,患者也大都已经治愈出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万众一心,科学作业,措施得力,登革热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虽然华南理工大学的登革热疫情已呈现好转迹象,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今后两个月是登革热传播高发时期,也是防控的关键时期,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杀蚊防疫,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了个人的健康,为了保证安全有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主动参与统一灭蚊行动,积极主动搞好个人卫生,积极主动整理内务,积极主动清洁周边环境、积极主动参与公共区域卫生的清洁和保持工作。全校各单位部门、各学生组织、住宅区各片区的群众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带领师生员工投入到登革热疫情的防控中,不留死角,不留空白,攻克重点,覆盖全面,打一场防蚊灭蚊的攻坚战和歼灭战:
   一、清除住宅及周边积水。 如种养水生植物容器、水缸、盆景及垫盘,空调、冰箱的接水盆,特别是阳台和天台、窗台上的瓶、盆、罐和遮盖杂物的防水布等物品,发现积水,立即清理。对有用的盆罐要将开口向下倒放,防止积水生蚊;无用的盆罐等物品要及时清理。经常检查天台、阳台、绿地用来浇花浇菜的水池、缸、盆、桶积水,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二、更换室内水养植物积水。 每天更换水养植物积水,同时清洗植物根部和刷洗储水容器内壁,确保没有蚊虫孳生。建议将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水养植物,改为泥种或沙养,沙养时水不浸过沙的表面。
   三、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安全灭蚊行动。 从现在起至11月底,坚持每周五组织统一灭蚊行动。师生员工根据情况需要和安全原则自行烟熏灭蚊,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喷洒或烟熏灭蚊。
   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群抗病力。
   五、尽量减少群体活动和人群流动, 对进、出疫区的各类交通工具进行卫生监督,并采取预防性杀灭措施。
  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要长期坚持下去,打持久战。并以此为起点,认真总结经验,形成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固定下来,确保组织领导有方,个人参与积极,结果奖惩分明,工作开展有序,有力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使华南理工大学成为既绿树成荫、湖光山色,又干净卫生、环境宜人的和谐校园!

 

 


                                            华南理工大学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华南理工大学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