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恐袭 美国发布全球旅行警告

25.11.2015  09:54
11月23日,在法国巴黎近郊蒙鲁日,警察封锁了发现疑似爆炸腰带的街区。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和欧盟也表示,将继续加强安保措施并敦促其非核心部门员工在家办公。法国的分析人士认为,针对“伊斯兰国”的行动少不了加强军事打击行动,但只靠军事行动可能无济于事,需要综合运用外交、社会、经济等手段解决中东问题。

原标题: 防范恐袭 美国发布全球旅行警告

巴黎近郊发现疑似“炸弹腰带

  11月23日,在法国巴黎近郊蒙鲁日,警察封锁了发现疑似爆炸腰带的街区。法国媒体23日援引警方消息报道说,一件疑似爆炸腰带的物品当天下午在巴黎近郊蒙鲁日的一个垃圾箱内被发现。这条腰带与巴黎13日恐怖袭击案自杀式袭击者所使用的爆炸腰带类似,在腰带的腹部和背部位置都填有炸药。新华社/路透

  上图:11月23日,在地中海东部海域,一架法国“阵风”战斗机从“戴高乐”号航母上起飞。法国三军参谋长德维里耶23日宣布,当天从法国“戴高乐”号航母起飞的歼击轰炸机轰炸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目标。这是“戴高乐”号航母近日紧急部署到地中海东部海域以来,法军歼击轰炸机首次从该航母起飞执行轰炸任务。“戴高乐”号航母当地时间18日中午驶离法国土伦军港,前往地中海东部海域,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新华社/路透

左图:11月2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空无一人。

  新华社/路透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法国巴黎发动系列恐怖袭击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后,法国、比利时、欧盟等欧洲国家和国际组织继续采取措施加大反恐力度,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发布全球旅行警告,提醒美国公民在旅行中防范恐怖袭击。法国国防部23日宣布,法国战机当天轰炸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目标,摧毁了包括一个指挥中心在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活动地点。

  美公告称恐怖分子“花招”多

  美国国务院23日发布全球旅行警告,提醒美国公民警惕“日益增加的恐怖主义威胁”。

  黎巴嫩、法国、马里等地近期接连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加上随着感恩节、圣诞节假期临近,数以百万计美国人预计将出门旅行。这一背景下,美国国务院“罕见”发出全球旅行警告,提醒美国公民在2016年2月24日前外出旅行时要防范恐怖袭击。

  先前,美国国务院经常发布针对个别国家或地区的旅行警告,但发布全球旅行警告的做法并不多见。

  “(我们)当前(获得的)信息显示,‘伊斯兰国’、‘基地’、‘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继续在全球多个地区策划实施恐怖袭击,”这份在美国国务院网站贴出的公告写道,“美国公民应当在公共场所或使用交通工具时提高警惕,避免‘扎堆’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要在假日期间保持警醒。

  公告说,恐怖分子近期在法国、尼日利亚、土耳其、马里等地发动袭击,“我们认为,随着(‘伊斯兰国’)成员从叙利亚和伊拉克回流,恐袭的可能性仍将延续”。除恐怖组织可能发起的袭击外,某些个人也可能受极端思想蛊惑而发动“独狼”式袭击。公告列举了一系列在过去被极端人员视为袭击目标的场所,包括运动赛事现场、剧院、露天市场和民航服务设施。

  按公告的说法,恐怖组织在实施袭击过程中可能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使用常规武器和非常规武器,袭击对象可能包括官方目标和普通目标。

  法国严管预付卡以防恐怖组织吸金

  法国财政部23日宣布加强预付卡管理,以防止恐怖组织利用这一便利渠道获得资金。法国财政部长萨潘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11月13日发生于巴黎的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就使用了预付卡。

  预付卡是指先存钱、再消费的卡片,包括银行卡、手机卡等多种形式。目前法国的一些预付卡充值可以不必提供身份证明,不能多次充值的预付卡一年额度可达250欧元,可多次充值的预付卡一年累计充值额度可以达到2500欧元。

  萨潘说,法国还将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恐怖组织获取资金,如考虑授权法国反洗钱机构直接查询有极端思想倾向者的资金账户,以实时跟踪可能为恐怖活动提供资金的行为。

  欧盟敦促非核心部门员工在家办公

  比利时首相米歇尔22日晚主持全国安全会议后宣布,继续实施三项主要安全措施以防范恐怖主义:维持并加强首都军事和警备力量,减少人员集中的大型活动,尤其注意公共交通安保。

  此外,比利时23日宣布布鲁塞尔首都大区最高安全警戒级别将继续维持至30日,但学校以及地铁将从25日起逐步恢复正常。目前,布鲁塞尔大街上仍有荷枪实弹的军警进行巡逻,市中心大广场不复往常人潮攒动,只有零星商家开门营业。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和欧盟也表示,将继续加强安保措施并敦促其非核心部门员工在家办公。

  比利时检方起诉第四名巴黎恐袭嫌疑人

  比利时联邦检察院23日晚发布公告说,警方日前抓捕的多名恐怖袭击嫌疑人中有1人已被正式指控“参与巴黎袭击”罪名,这是比利时检方起诉的第四名巴黎恐袭嫌疑人。

  巴黎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比利时警方在首都布鲁塞尔开展多次大规模搜捕行动,抓捕十余名嫌疑人,其中3人已被起诉与巴黎袭击事件有关,包括巴黎恐袭主要嫌疑人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在袭击当晚的两名司机,及一名居住在布鲁塞尔莫伦贝克区的摩洛哥裔比利时男子,警方在其家中搜查到枪支并发现血迹。

  比利时联邦检察院证实阿卜杜勒-萨拉姆仍然在逃。

  英军准备为法军打击IS提供空中加油

  英国首相卡梅伦23日表示,他坚决支持法国打击“伊斯兰国”(IS)在叙利亚目标的行动,英国应该与法国及其他盟友一起在叙利亚实施空袭,以战胜“伊斯兰国”。他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向英国议会阐明打击“伊斯兰国”的全面战略以获得支持。

  卡梅伦建议,对“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的法军战机可以使用英国在塞浦路斯的空军基地,英军还可以为法军提供空中加油方面的帮助。他同时指出,英国将与法国及其他盟友分享更多情报。

  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可能于12月加入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消息人士说,英国议会下院将在两周内就是否发动空袭举行表决,如果表决结果支持空袭,英国军方可能在数小时内付诸行动。(综合新华社报道)

  特写

  在布鲁塞尔感受“非常时期

  11月23日,上午9点,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主干道国王大街正值交通高峰。

  急促的警笛声让人心里发紧,司机们努力腾出一条车道,避让着那辆亮着蓝色警灯、朝市中心政府办公区方向疾驰的黑色奥迪车。没两分钟,又有两辆警车呼啸而过,似乎在“提醒”大家,当前,这里正处于“非常时期”。

  休克的欧洲心脏

  这是比利时政府宣布首都布鲁塞尔大区进入最高安全戒备状态的第三天,也是进入“非常时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工作日,意味着正常工作,却又夹杂着一种不正常的气氛。

  今天的布鲁塞尔,大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地下交通系统暂停服务,银行网点关闭人工窗口,大型购物中心、影院、剧场悉数关闭,军警遍布城市每一处关键节点,政府建议市民尽量待在家中。

  号称欧洲心脏的布鲁塞尔,扮演着欧盟中枢功能的布鲁塞尔,正在经历着一次外力导致的休克。

  顿生的心理屏障

  安保不再是程序,而变成一道人与人之间的隔断。陌生人之间的目光里,似乎充满合理怀疑。

  在欧盟各机构场所,安保明显加强,入口处设有黄色警戒标志,所有过往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核查和安全检查。

  作为一名外国摄影记者,我一向认为欧盟各机构的门卫,温和而近人情。但如今,这一切印象已不复存在。他们严肃,他们严格,他们不再好说话。

  所有记者有关拍照的所有请求,今天,都被严词回绝。

  清净得只剩鸽子

  布鲁塞尔大广场,著名景点。但今天,这里冷冷清清,游人稀疏,即使小声说话都能听清。

  广场周边原本火爆的餐厅、酒吧,已关门歇业。平日里颇受欢迎的礼品店、巧克力店,空无一人。

  平日里,从布鲁塞尔大广场通往另一著名景点“小尿童”的小路上,总是挤满了人,但今天,这条小街居然清静得只剩下鸽子,它们在老字号华夫饼店门前,专心地啄食着面包屑。“小尿童”附近不到10米的地方,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打量着三三两两的过客。

  二战以来,布鲁塞尔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危机四伏”。巴黎恐袭留下的心理阴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布鲁塞尔上空。

  没球赛也没演出

  为了消除这种阴影,就在22日的夜里,比利时警方突然发力,在一系列突查行动中拘捕了21名嫌疑人。遗憾的是,一系列行动并没有抓到法国警方此前公布的重要嫌疑人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而且,21人中最终也只有1人被正式逮捕。

  这意味着,非常时期还需要继续“非常”下去,没有球赛、没有演出、没有聚会的日子还要继续一段时间。比利时首相米歇尔已经宣布,当前的安全措施将会延续到下周一。

  布鲁塞尔原本正常的生活已经被打乱,人们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感,社会担负着巨大的“休克”成本。不过这一切,在巴黎恐袭的教训面前,是最起码的防范。

  人们理解,配合,甚至会制造一点点的快乐来调节气氛。

  前两天,警方呼吁大家不要把目睹耳闻的警方行动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以免被警觉的恐怖嫌疑人察觉,大家立马配合,竟然整齐划一地在社交媒体上晒猫。各种萌萌的猫的照片,以及布鲁塞尔人的幽默,把云集在这里的国际媒体给逗乐了。

  叶平凡(据新华国际客户端)

  观察

  巴黎恐袭引发反思

  法国民众遭遇恐怖袭击后经历了愤怒和不解,而现在,从政界到学界,从媒体到普通民众,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思:这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战争是怎么开始的?又将怎样结束?但很多人感到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整个社会表现出创伤后的无力感。

  申根协定怎样调整值得研究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巴黎研究所(智库)专刊21日刊载几位法国国际问题专家的论坛文章称,巴黎恐怖袭击是一伙训练有素的武装恐怖分子所为,实际上是中东战争蔓延到了欧洲。这是一场非常规的战争,以造成恐惧心理为目的,选择的目标是有战略意义的,他们攻击的是正在进行足球比赛的体育场、音乐厅等目标,这些地方实际上是西方生活方式的象征,他们是在针对年轻人和文化多样性进行攻击。

  法国的分析人士认为,针对“伊斯兰国”的行动少不了加强军事打击行动,但只靠军事行动可能无济于事,需要综合运用外交、社会、经济等手段解决中东问题。

  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21日则指出,法国社会有些人接受极端思想在国内从事恐怖活动,法国社会对此有一定的责任。他指出,法国社会对穆斯林有歧视,与其他族群相比,穆斯林较难获得工作机会。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袭击显示,欧盟国家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申根区国家之间边境不设防,各国司法部门出于主权考虑不愿共享信息,这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随意在申根区一国犯罪然后潜逃至另外一个国家。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未来申根协定怎样调整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应强 郑斌

  呵护并发挥中小国家反恐作用

  在世界主要大国积极谋划反恐战争新战略,发起打击“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组织新一轮军事行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如何呵护并尽力发挥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索马里和利比亚等中小主权国家的巨大作用,应当成为国际反恐战略的关键性环节。如果叙利亚、伊拉克等主权国家国内政治进程不能取得积极进展,经济不能得到复苏和发展,民众生活得不到稳定和改善,那么,恐怖主义的繁衍地和活动空间就不能彻底铲除。即使国际反恐统一战线成功组建,反恐战争的军事打击进展顺利,战果也只是初步的,“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以后还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必须看到,“9·11”恐袭事件以来,以美国为首的有限反恐联盟,把反恐与推进价值观外交和追求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融合在一起,采取军事入侵、颜色革命或新干涉主义手段,引发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国家国内政治力量失衡和主权国家功能运作失灵,整个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定,为“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提供了繁衍的温床。因此,尊重伊拉克、叙利亚等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政治进程和发展道路,是呵护并发挥他们反恐关键性作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协同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军事打击“伊斯兰国”和其他恐怖组织的同时,国际反恐统一战线应当有计划地向这些主权国家执政团队提供经济、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帮助他们提高治国理政和打击恐怖犯罪的能力、振兴经济、改善民众生活。这是赢得反恐战争彻底胜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是最佳选择。特别是在协调各方切断“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金融命脉方面,应有更多作为。

  吴祖荣(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