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挖掘丰富文化旅游资源 揭开人文资源的“红盖头”

21.06.2014  17:07


新联村中西合璧式客家民居联芳楼吸引了众多游客。


  林风眠故居是美术界人士的朝圣之地。 (连志城 摄) 

  ●本报记者 张 柯 刘奕宏 特约记者 叶志明 曾仕谦 通 讯 员 李新苑

  82岁的老教师李焕兴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搜集家乡梅江区西阳镇鲤溪万山村的史料,用纸笔记录这座小山村在时间长河中的点滴故事,编撰村史及各大屋典故,乐此不疲。让他高兴的是,记录整理万山村资料更有“用武之地”:去年以来,西阳镇启动了鲤溪万山村申报省级古村落的工作,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日前,“镇村行”采风记者走进西阳,在这片工厂林立的土地上,看到了它独有的人文景致与魅力。

   古屋集萃藏乡里

  西阳镇自明清以来人文荟萃,中国现代美术一代宗师林风眠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林风眠故居位于阁公岭村,四周民房林立,这座建于清朝、四合院式的客家民居于2012年被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不少游客特别是绘画艺术界人士的“朝圣地”。如今的屋主——林风眠的侄女、侄女婿也担任起临时“导游”,给来往的“朝拜者”讲述林风眠的往事。

  中西合璧的联芳楼、风格独特的牛角屋、内敛古朴的棣华居,令新联村所辖的仙花自然村为不少“老梅州”所知晓。在联芳楼前,记者被这所精致的宅子所折服。外墙上繁复的灰塑艺术搭配着“赤壁夜游”、“子仪拜寿”等传统壁画,建筑内部蓝白主色调透出欧式气息,客家民居的天井花厅里摆放着清幽的兰花,透过木质雕花窗可看到下一厅堂的讲究摆设。这座洋气里透着“客气”的洋楼,曾吸引央视摄制组在此逗留一周,超过原计划2天的拍摄时间。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5公里,经过3株百年古松和村口小桥,来到似乎被外界遗忘的万山村庄。万山溪水潺潺流过,民居依山而建。站在古屋承裕庄的禾坪前,我市第一、第二高峰铜鼓嶂和银窿顶清晰呈现在眼前,和风旭日下有茂盛的风围林、潺潺的溪流、嘤鸣的小鸟,与在田间撒秧的农民构成了一幅悠然静谧的“桃源风光”。李焕兴形容万山村是“芋子大过芋头”,户籍人口350多人,在外侨民达1200人。因为“断家不断屋”的传统,万山村拥有楼、庄、居、祖祠等18座古民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 上一页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