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好人:献出造血干细胞挽救“陌生人”

08.08.2014  19:34
今年3月13日,他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粤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践行了一名志愿者的无私与大爱。

李达。 谭文强 摄

  造血干细胞乃生命之源,是人体内最为宝贵的东西,但在阳春市春城街道农办职工李达心里,恪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远比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更为宝贵。今年3月13日,他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粤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践行了一名志愿者的无私与大爱。

   配型成功感觉自己像中了奖

  从2007年起,李达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每次献血都是400毫升。2011年5月13日的一次无偿献血中,他通过宣传资料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多种致死性疾病,可让患者得以重生,且无损于捐献者的健康,就毅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据统计,目前我国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100多万,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以上,而要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捐献者和患者之间的白细胞抗原(HLA)分型必须相合,但非血缘关系中的相合率,常见类型是1/5000,罕见类型仅1/100000。

  今年初,李达得知自己与一位身患恶性血液病的患者HLA配型相合,而且是阳江市登记入库的近800名捐献志愿者中的首例HLA配型相合者。“感觉像买彩票中了500万,能与患者配型成功,给患者重生的希望,真的很高兴!”李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瞒着妻子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3月7日,李达前往广州,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原以为,去广州三四天就能回,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临行前李达告诉妻子,自己要跟红十字会的朋友去广州玩几天。而他向春城街道的领导请假理由也是:要去广州办点“私事”。

  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下后,李达得知采集造血干细胞前,每天要注射两次细胞动员剂,要连续注射6天。这就意味着不能按之前跟妻子约定的时间回家了,这让李达很是犯愁。不过到第三天,妻子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了李达去广州的真正目的,李达才在电话中耐心向妻子解释。

  为了让妻子和母亲能够理解,李达还委托了几位同事去家里做家人的思想工作。这时,李达仍有充分的理由和权利放弃,但他没有这么做。“这个时候,不论家人支持与否都不能放弃,放弃只会加速病人死亡。”李达说。

   把自己无私善举当成是小事

  3月13日13时15分,经过近5个小时采集,李达成功捐献了240毫升造血干细胞,一块金色荣誉证书送到了他的面前,以感谢他的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李达由此成为中国第4030位、广东第282位、粤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几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很照顾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接过荣誉证书,李达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紧接着便拿起自己调成静音的手机,走到门外给妻子打电话。在李达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几个小时里,妻子给他打了十几个电话,全都是未接状态。

  打完电话,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纷纷与李达合影。镜头前的李达,脸上始终堆满了灿烂笑容。此后的几个月里,面对社会各界的鲜花、掌声、赞美以及第二届“阳江好人”的荣誉,李达始终强调自己不过是做了件“小事”。

   记者印象

  爱心给人力量和希望

  从3月7日李达踏上广州的救命之旅至今,记者见证了李达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整个过程,最让记者难忘的是他脸上灿烂的微笑。这种微笑毫不做作,完全是源自他内心的善良与责任,源自他本有的无私与大爱,能给人力量和希望。

  正如在第二届“阳江好人”颁奖典礼上,评审委员会给李达的颁奖词中所说: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您不是为了获得掌声和赞美,而是源于内心的责任和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您用自己的善举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用自己的大爱,点燃了患者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