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巍养鸡

08.06.2014  13:36

  □刘达标

  阿巍是我大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不佳在家待业,家里人都替他着急。他却接过了大姑的锄头,干起了农活,并养殖起了家禽。

  去年年初,阿巍去云南走了一趟。回来时带回了一批鸡禽。这些鸡身高体大、敦实健硕,外观与本地鸡迥然不同,一看就是好鸡苗。这些鸡苗不挑食,不仅可喂以米谷饲料,而且连蔬菜、籽实甚至杂草根茎也能用以果腹。不到一个月,就大了一圈。阿巍时而将它们圈养,时而将它们放养。邻居们见了,都非常羡慕,连夸这些鸡不同凡响。阿巍则四处炫耀:“那还用说,这可是地道的良种——云南的武定鸡!

  转眼又是几个星期过去了,武定鸡不断茁壮成长,愈发惹人喜爱。这天,村里的李伯专程过来找阿巍,他颤巍巍地握住阿巍的手商量:“巍古啊,我想借你的武定鸡给我家的母鸡配种,到时孵仔后送回一篮给你,好不好?”阿巍瞟了对方一眼,没好气地从鼻孔里“”了一声,歪着头揶揄道:“你以为这些鸡是街上捡来的?那是我跑大老远买回来的优质鸡种。你倒好,两句话就想借去用?”兴致盎然的李伯像被泼了一脸冷水,只好无奈地离去。此后,陆续有几位村民上门,或央求买下几只武定鸡,或恳请阿巍将武定鸡生下的蛋卖给他们,但都被阿巍粗鲁地打断了。他嘴巴一撅,高傲地扬起头:“没门,窗都没有!有本事你们自己到云南买去。

  自打村民“”上他家的“良种鸡”后,阿巍愈发小心翼翼,不仅不和乡邻交流养鸡经验,还像防贼一样防老乡,将武定鸡全部关了起来,不让鸡走出鸡舍一步,生怕别人“偷师学艺”。可在封闭的环境里,武定鸡没有得到户外锻炼,越发显得没有活力,一个个整天耷拉着脑袋,半眯着眼,萎靡不振。

  阿巍急于求成,不注意搞好鸡舍的清洁卫生,也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却在心里拨打着算盘,美滋滋地憧憬着收获的情景。孰料“袁世凯当皇帝——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适逢春夏换季,或许是由于“环境闭塞”,阿巍家闹了一场鸡瘟,缺乏运动、血统相同的武定鸡抵抗力下降,一只接一只地倒下了,鸡喙里满是粘液,不停地拉白痢。给它们灌禽药、打禽针都无济于事。到最后,只剩下两只睁不开眼的“半残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邻们放养的本地鸡却个个安然无恙,丝毫未受鸡瘟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变故把阿巍搞懵了,经请教家禽饲养专家,得知引进外地鸡群时应先隔离,经鉴定无病原体时,方可转入正常饲养,而且最好还要接种疫苗。阿巍平时很少和村民交流养鸡心得,一意孤行,自行其是,最终导致“良种”退化成了“劣种”。他垂头丧气、懊恼不已地抚着最后两只奄奄一息的武定鸡:与人方便自己才方便呐!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独享良种,而应答应李伯,借他两只鸡与本地鸡配种,产下一窝鸡仔来,或许就能适应这里的环境,而不至于全军覆没啊。如今非但没有利润可赚,连老本都赔进去喽。唉,只怪自己盛气凌人啊!

  本栏插图:丘建平/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