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教授陈剑晖先生主编的《岭南现当代散文史》出版发行

26.11.2015  10:13

              由我院特聘教授、我国散文理论、评论、研究权威陈剑晖先生主编的《岭南现当代散文史》,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岭南现当代散文史》全书共45万字,为广州市“十一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的重点图书,国内第一部从文化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研究岭南当代散文的专业性、权威性专著。作者立足于岭南的人文地理和现实语境,首先批判了“岭南文化沙漠论”的偏见。近代文学史上,梁启超的写作对岭南散文以至中国散文的发展也有着特殊意义,最突出的一点在于他确立了“新文体”的基本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岭南地区涌现了秦牧、林遐、陈残云、杜埃、紫风等一批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散文作家。他们在岭南大地上生活、思考,赞美社会主义新生活,写下了一大批洋溢着岭南气息的散文作品。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岭南现代散文又出现了新的高潮,以筱敏、林贤治为代表的散文家一方面继承了以往岭南散文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在对现代生活的描绘中融进了个人的思考和批判精神,使岭南散文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格局。岭南现代散文的第三次高潮,是以王十月、郑小琼为代表的散文家创作出了一大批新的散文品种——“打工散文”。这是近10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散文新现象。这些散文,为岭南散文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冲击,并使得岭南散文焕发出多维的蓬勃光泽。         全书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批评与美学相结合、地理环境与时代精神相渗透,宏观与微观相呼应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的岭南散文从理论上、文化价值上,特别是作家的创作实践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十分注重从特定的地域文化出发来把握作家的创作特色,比如秦牧散文中的“三性”和幽默智慧,陈残云笔下山明水秀的“沙田”,杜埃的“山颂”与“乡情曲”,紫风的“葵韵”与“海恋”等等。         陈剑晖教授2014年9月被我院聘为特聘教授,系文学院重大项目科研团队的骨干成员,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魯迅文学奖散文奖终评评委。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现代作家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散文研究会会长等。著有《新时期文学思潮》、《散文文体论》等10余部学术专著。(供稿:陈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