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被任命为环境保护部部长

27.02.2015  17:52

  陈吉宁

  【陈吉宁被任命为环境保护部部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免去周生贤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简历

  陈吉宁,男,汉族,生于1964年2月,吉林梨树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工学博士,教授。

  1981年9月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3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博士学位。

  1992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

  1994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8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99年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6年2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07年12月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2012年1月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5年1月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图片/简历来源:环保部网站)

  履新环保部党组书记后活动:

  除夕夜,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陈吉宁来到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监测人员,并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

  陈吉宁现场观看了空气质量监测质保质控实验室和大气综合观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情况,空气质量现状、特征和趋势,特别是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他说,除夕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环境监测人员坚守岗位,辛勤工作,保证了首都空气质量准确监测、实时发布,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向大家拜年并表示慰问,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通过大家的努力,继续发挥环境监测工作耳目、尖兵和基石的作用,持续做好技术支撑,为环境质量改善和环保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在该校201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万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

  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他持续编程的时间,远远超过1万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

  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你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媒体评价: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陈吉宁的晋升反映出中共拓宽了干部选拔的来源。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正式接任环保部党组书记一职,预计他将接替年届退休年龄的现任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成为从高校校长晋升部长的少数范例之一。

  陈吉宁的晋升反映出中共拓宽干部选拔的来源,从高校招揽从政人才。和陈吉宁搭档的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胡和平前年被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值得注意的是,陈吉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从正厅级擢升到正部级,陈吉宁在2006年被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次年成为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清华大学秘书长,2012年2月扶正(副部级)。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撰文介绍陈吉宁接管清华大学后推动深化教育改革的作为,包括分出教学序列和研究序列的人事制度改革、推动网络课程等,凸出他的改革魄力。

  该文章称,“虽然陈吉宁只在校长任上干了三年时间,但让清华的许多老人感觉,经历了本世纪以来,多年未有之变局”。

  另一方面,陈吉宁没有从政经验,是一些媒体所形容的“政治素人”,他掌管环境部能否比历任“掌门人”交出更好的成绩单,有待日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