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前坪水塘将复原 可以预防内涝

23.05.2015  10:46

  已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 专家:建议尽快拆除危及安全的陈家祠广场牌坊

  文/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石浩斌

  广州日报记者独家获悉,广州陈家祠前坪水塘复原计划近期已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昨天,负责陈家祠水塘复原设计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郑力 鹏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详细展示了陈家祠水塘复原方案。根据方案,本次陈家祠复原水塘总面积775平方米,设计水深0.56~0.70米,水面高度距离 水塘池壁顶部0.3米。

  国家文物局这份《关于陈家祠堂(陈氏书院)水塘修复工程的批复》文件称,原则同意陈家祠堂水塘修复工程,并对所报方案提出修改,要求完善历史和考古资料,进一步确定水塘北界和西界;要求水塘驳岸所用石材应与陈家祠建筑色调相协调,并在施工中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专家论证:复原水塘可以预防内涝

  郑力鹏指出,复原陈家祠水塘前坪布景除了有景观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复原水塘还具有防涝功能。一份相关的气象资料显示,陈家祠地处的广州荔湾 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33毫米,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1920年的2864.6毫米,2011年8月9日录得小时降雨量达116毫米。荔湾区降雨量 大,容易出现内涝和雨水倒灌情况。尤其是陈家祠广场建成以来,周边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及时疏散,只能进入排水管网,一旦排水管网出现问题,雨水将危及陈家祠 建筑主体,陈家祠地面标高低于中山七路、康王路和荔湾路等周边城市主干道。因此,恢复陈家祠水塘,对防止陈家祠建筑内涝十分必要。

  “从番禺何氏大宗祠(留耕堂),到花都资政大夫祠,再到顺德乐从陈氏大宗祠,几乎所有广府地区的大型祠堂前,都有水塘或河流。为什么唯独规模宏大的广州陈家祠没有任何水体?基于这样的背景,一场寻找陈家祠历史面貌的工作几年前就展开了。”郑力鹏说。

   史海钩沉:1918年《广州市图》是重要参考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李继光透露,早在2010年1月,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已经对陈家祠原水塘边界进行现场发掘探方,并获取当年水塘确切的南边界,证实水塘存在,基本确定了水塘的范围与规模,勘察数据与相关历史资料相吻合。

  “2010年8月,国家文物局对《陈氏书院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指出,应在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恢复水塘”。据论证,水塘恢复为东西向37米,南北向15米,水塘面积为506平方米。

  负责陈家祠水塘项目设计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资料显示,1933年广州土地局测绘的陈氏书院房地产平面图上,详细标示出了水塘的具体位 置。在更早的1918年《广州市图》,1933年的《陈氏书院》地契,以及2010年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出具的《32中地块考古结项报告》、广州市规划局提 供的陈家祠地块地形图,还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的一批历史照片中,当年水塘位置十分清楚。

  记者查阅的史料显示,从1919年至1950年间,广州市内,现中山路一带几经变迁拓宽改建,对道路沿线造成较大变动,1931年陈济棠主政时期,也曾大兴土木,到1933年因经费紧缺暂停,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有改善。陈家祠水塘在此期间轮廓有可能改变。

  据了解,本次设计方案尽可能以1931年以前的历史资料作为水塘修复的依据。专家论证,1933年的《陈氏书院》地契,成图年代正处于广州 道路改建时期,地图上的水塘西南两面有被改造的可能,而历史资料上并未表明此时期水塘东北面。因此,1918年《广州市图》是复原的重要参考依据。

   建议拆除陈家祠牌坊:

   违背原貌危及行人安全

  “除了复原历史水塘,危及路人安全的陈家祠广场前牌坊也应重视起来,建议尽快拆除。”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陈家祠建筑保护文物专家李 继光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据介绍,从岭南民间祠堂建设风格而言,所有的祠堂前面都不建牌坊。要建牌坊,一般建在祠堂围墙里,还有一些村落的村口。

  古人建立牌坊是建在祠堂内部的。李继光介绍,广州四乡的所有祠堂没有一个是在祠堂外面设立牌坊。位于花都新华镇三华村的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建于1863年),其中的资政大夫祠的前院天井内就建有圣旨牌坊。牌坊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坊,上层为牌。牌额正背两面镌刻同治皇帝所颁诏书,封徐德魁为 资政大夫的诰命,正背诰命之上分别刻有“圣旨”、“覃恩”竖牌。这是对皇帝封徐德魁为资政大夫的诰命的纪念。

  “最关键的是目前陈家祠广场牌坊已危及行人的安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从技术层面提出意见,他说,牌坊是钢结构,外面挂上不 透气的石板不利于定期维护。据介绍,钢结构建筑要定期除锈刷漆,上面封了一层石板,使其更易生锈。时间一长,将构成石头脱落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