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元陈家祠广场今成施工点 市民:为何又要推倒重来

05.09.2014  13:38
八亿元陈家祠广场今成施工点 市民:为何又要推倒重来 - News.Ycwb.Com
八亿元陈家祠广场今成施工点 市民:为何又要推倒重来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陈家祠东广场大面积围蔽  

施工现场平面图显示围蔽范围

 

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开始围蔽施工,人们惊奇地发现:短短四年营造“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又在迁移大树,不禁质疑———陈家祠广场为何又要“推倒重来

文/ 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 刘勇 通讯员 穗铁宣 图/ 羊城晚报记者 郑迅

地铁八号线北延段陈家祠站近日围蔽施工,此次施工将占用陈家祠绿化广场,土建工程预计持续到2016年底。然而本次施工引起部分外界人士质疑,除了因为施工地点距离国家级保护文物陈家祠仅40米之外,关键是施工还要将大半个陈家祠东广场围蔽。

2010年,陈家祠广场投资8个多亿进行扩建,东广场更是加种大树、铺设青砖麻石,营造“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可短短四年内绿化广场又要“推倒重来”。对此,地铁公司表示,为了减少对中山七路和康王路的占道施工,选址经过“慎重考虑”。

现场

大树全迁

被围蔽的广场又脏又乱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围蔽后,从今年8月初开始,地铁八号线陈家祠站开始进入正式施工阶段。按照规划,八号线北延段全长16公里,与一号线互相垂直,届时陈家祠站呈倒T字格局,两条线采取站厅换乘。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陈家祠大半个东广场都被围蔽,数十棵参天大树被悉数运走,原来绿色盎然的东广场如今变成了一片泥地。根据施工方透露,虽然整个工程主要是以地下施工为主,但考虑到有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因此被围蔽起来的地面都要重新用混凝土打平,这意味着围蔽区域内的所有大树都要迁走。而被迁走的大树并不会被丢弃,等到工程完毕后将重新复种。

记者走访发现,施工为附近街坊带来了很多不便。首先是每天来这里晨练的老人们,“现在大半个东广场都被围蔽了,我只能跑到前广场去,活动空间少了很多。

住在附近的老街坊张伯告诉记者。与晨练的街坊相比,住在周边的居民影响更大,“自从工地被围蔽起来后,附近又脏又乱,等到真正开始施工,那噪音都不知道怎么办?”一名住在龙源西的街坊直言。

该地块业主方荔湾区景区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坦言,自从八月份施工以来,他们也陆续接到了一些市民的投诉,反映围蔽工地脏乱差的问题,他们也就此发函向地铁方提出整改要求。

质疑

40米距离

施工会否影响陈家祠安全?

记者留意到,即将开建的地铁八号线工地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距离最近处只有40来米。施工期间如何保证陈家祠的结构安全?曾经参与过陈家祠修缮工程的岭南文保专家、广州大学教授汤国华对此也忧心忡忡。他表示,地铁施工对陈家祠的最大影响取决于是否会造成水土流失,“地铁施工一定要挖基坑,西关一带地质水分较多,基坑一挖陈家祠的地下水就往基坑流,建筑地基一旦缺少水分,泥就会松动,导致整个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墙体开裂。

汤国华指出,类似情况以前并非没有发生过,例如二号线纪念堂站施工时,就是因为水土流失,导致国家级文物中山纪念堂西面副楼墙体出现开裂。还有同样是国家级文物的国民党一大旧址以及大元帅府,也是因为周边在开挖地下停车场,导致水土流失出现墙体开裂。

对于汤国华的担忧,陈家祠馆长李卓祺也有同感,“我也是担心水土流失的问题,西关一带周边地面只要凿开40厘米就能见水。”为了解决隐患问题,陈家祠目前正在与地铁公司积极沟通,计划通过地铁公司委托专业震动监测机构,对陈家祠周边进行全方位监测,对水土流失问题每日进行监测,并做好日志。其次,地铁公司方面承诺在施工过程中,不会进行爆破作业。

追问

花八亿打造陈家祠广场

四年后为何又成施工点?

除了陈家祠的安全问题之外,外界更关心的是,为何本次地铁施工要“吞掉”几乎整个东广场?

据了解,早在2009年,陈家祠广场投入8个多亿进行扩建,古祠周边的建筑被拆掉,3.7万平方米的一期广场八成空地加种高大乔木,统一铺设复古的麻石和青砖,其中东侧下沉广场改建成“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该工程在2010年9月完工。

但如今,由于地铁建设,昔日重金打造的东侧绿化广场却在短短四年内再次“推倒重来”。尽管施工方一再强调,该地块属于借用的临时施工用地,未来工程完工后将原貌恢复,然而仍有部分市民质疑,“当初建绿化广场的时候,我们就忍受了一年多的噪音污染,现在建好了不久又在原地推倒,说实在话我看到都觉得又气又心疼。”有周边街坊坦言,“既然当初花了那么多钱把广场打造好,为何如今又要把施工点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