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补妆” 焕然一新更显古朴
灰塑修复工程对陈家祠屋顶多组描绘岭南文化典故的灰塑重新“上妆”。
近期翻新后,陈家祠灰塑焕发光彩。
大洋网讯 2018年,新年新气象。在广州熟悉的街巷里,街坊们不经意间发现了新变化和新美好。
最近几个月,到陈家祠参观的市民和游客会发现,百年陈家祠焕然一新。住在陈家祠附近的街坊刘小姐,近日趁着周末带家人到陈家祠游玩,她说:“我是看到陈家祠重新装修后特意前来的。感觉这次翻新灰塑的师傅手艺不错,颜色不会很突兀,有种古朴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这次陈家祠变靓原来是进行了灰塑修复工程。这次工程从2015年底启动,2017年10月完工。工程对陈家祠屋顶多组描绘岭南文化典故的灰塑重新“上妆”,范围涉及屋顶灰塑的全面维护,包括屋脊、连廊、山墙和青云巷,涉及总长度约2500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采取的是分区围蔽施工办法,其间,陈家祠一直正常对外开放。本次维修也是自1981年陈家祠复馆以来第7次全面“补妆”。
在外行人看来,对灰塑的重新上色“补妆”,看上去像是将鲜艳的色彩直接覆盖涂抹到灰塑文物建筑上,不少市民还以为这是在给灰塑作品重新刷油漆。其实,“补妆”需要手工艺人们具备很高的灰塑修复工艺和技巧,才能严格做到“修旧如故”。
灰塑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传统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被民间称为“灰批”,是广州陈家祠主要的建筑装饰之一,已历经百年沧桑。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884年,也就是唐朝时,灰塑就已经存在。灰塑在明清建筑中应用得比较普遍,往往用于祠堂、庙宇和豪宅中。目前存留的古代建筑中,以陈家祠的灰塑最为出色。自1983年以来,陈家祠每隔五六年就要聘请专业修复人员对灰塑进行翻新。陈家祠的灰塑作品主要装饰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题材包含了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2008年6月7日,灰塑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时记者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