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专访

12.03.2015  13:03

南沙新区要学习港澳融合周边面向全球

  11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应邀赴人民网直播室,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联合人民网举办的“强国论坛:岭南进行时——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谈”活动,围绕广州商业之都、海上丝绸之路、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南沙新区建设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商业之都”是广州最靓丽的名片

  问:在您眼中,广州有哪些靓丽的名片?

  陈建华:广州有很多靓丽的名片,但最突出、最耀眼的,我认为是国家或者华南地区的商业之都。广州自秦代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借滨海港口城市的优势,在对外贸易和商业经济发达。其次,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广州将中原文化和当地文化以及海外传入的海洋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里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第三,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我国沿海港口城市里,广州是唯一两千多年来没有关闭过的国际大港。第四,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加深对外交流合作

  问: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广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什么优势?

  陈建华:首先广州有区域优势。广州一直以来是国际大港,去年广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排第五位,集装箱货运量排第八位。第二,广州的机场吞吐量去年达到5500万人次,是国内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还是高铁枢纽站、铁路枢纽站、高速公路枢纽中心等。广州是一个有着庞大客流和物流的中心城市,具有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基础条件。第三,人员往来密切。广州是华侨走出国门的主要港口,广府人在海外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

  问: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广州是怎么构想的?

  陈建华: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南沙港和白云机场的建设,扩大海港、空港的吞吐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高铁、铁路、高速公路等的建设,加大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形成更加强大的交通枢纽中心。

  在加强与东盟、南亚、非洲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上,一是要建立港口方面的联盟。除了建立珠三角地区本身的港口联盟,对于斯里兰卡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城市,积极结成亲密的姐妹港口关系。同时还要开展机场等方面的合作。二是扩大对外投资。广州每年引进外资大约是50多亿美元,而去年对外投资已经接近40亿美元,而且仍在高速增长。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广州的对外投资额度将与引进外资额度达到平衡,甚至大于引进外资。我们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更多的经贸合作。三是谋划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对外合作。

  突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

  问:对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和南沙新区,广州是如何定位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陈建华:广东自贸区中,南沙片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南沙片区有许多优势。首先有两区叠加的优势。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位于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之中,而南沙新区的面积是803平方公里,面积比较大。第二,区位优越。南沙片区位于珠三角A字形的顶端,一侧是东莞、深圳、香港,另一侧是中山、珠海、澳门。而且这里有比较宽阔的海域和水域,是东江、北江、西江三江汇合之处。

  南沙新区的发展要实现两个融合。第一个融合,是要学习和融合香港、澳门的先进经验,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走向世界的合作平台。第二个融合,是要跟周边的佛山、东莞、中山、肇庆、清远等市及粤东西北地区融合,加强合作交流。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面向全球。南沙新区的发展要面向全球,所以它的产业结构、发展定位与其他区域将有所不同。我们下一步计划从交通起步,从制度创新起步,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起步,把南沙新区的工作做好。

  问:南沙片区的建设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具体措施?

  陈建华:南沙片区的建设,首先要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学习深圳前海片区、珠海横琴片区的经验。特别要学习它们在机制创新、改进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经验。第二,学习港澳的一些做法。香港和澳门有多年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尤其是有人才培养和做事规则的经验,这些多数都可以学习借鉴。第三,要认真总结广州37年来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子,结合自身实际建设发展。

  问:对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经济建设有何设想?

  陈建华:广州作为商业之都,最重要的是“三化”。第一,要高度的市场化,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第二,要坚持法治化。有人说市场经济实际是法治经济,这是有道理的。第三,要推进国际化。南沙片区未来建设要突出这“三化”。

  问:李克强总理在年初考察广州时,要求自贸试验区争创审批“特区速度”。这方面南沙片区有什么考虑?

  陈建华:我们要在通关便利、贸易便利和办事便利等方面努力,从权责清单、负面清单等方面入手,使地方做事规则与港澳、国际基本接轨,甚至更优。这是我们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之一。

  问:南沙新区下一步将有什么新的举措?

  陈建华:南沙新区未来建设排第一位的还是交通。未来在南沙将规划20条轨道交通、8条高速公路,形成与周边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一个小时生活圈。

(编辑:曾蔚;审发:袁燕才)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