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陈昕博士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04.09.2014  18:51

陈昕博士做报告

  7月22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生物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陈昕博士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我校校长陈晓阳亲切会见了陈昕博士,并希望陈昕博士常来我校讲学交流,继续加强和我校的交流合作。

学术报告现场

  当天的学术交流会由生命科学院院长邓诣群教授主持。我校资环学院廖红教授、农学院刘向东教授、生科院彭新湘教授、郝刚教授、“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脸室”学术骨干及暨南大学生科院等校内外学者参加了学术交流会。

  期间,陈昕博士就其研究成果“组蛋白在果蝇精原干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不对称分布”和我校师生作了深入交流。陈昕博士课题组以雄性果蝇的精原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果蝇精原干细胞在发育和分化过程中的时空特异性,构建了时空特异表达的组蛋白H3表达载体,研究了组蛋白H3在果蝇精原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干细胞中新合成的组蛋白H3会随着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进入分化的Gonialblast细胞,而旧的组蛋白H3仍停留在干细胞中。组蛋白H3的这一非对称分布很可能和干细胞的分化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邓诣群教授课题组还与陈昕博士充分探讨了双方的研究课题,并商讨了相关合作研究事宜。(文/图 生命科学学院 母培强)

 

  陈昕博士和邓诣群教授

相关链接:

  陈昕博士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曾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做博士后研究。2008至今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先后有36位研究人员获得诺贝尔奖,在2014年泰晤士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居 第15位。

  陈昕博士主要从事干细胞发育和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首次发现了组蛋白H3在干细胞分裂中的不对称分布,先后在Sicence,Genes and Development和Genome Biology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多篇,其中在Science发表3篇。主持多项美国NIH基金 (R00, R01,R21);荣获美国Packard科学和工程奖。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