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石匠陈春泉:盼与后生并肩打磨五华石雕

26.04.2016  13:09
下一步,陈春泉打算向厂里建议将石雕产品“上网触电”扩大销路,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助力五华石雕行业重现往日的辉煌。“我会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人学习石雕,将这门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陈春泉说。

50岁的陈春泉与石头结缘已有33年之久。由于祖祖辈辈都是靠石雕手艺谋生,陈春泉17岁便踏上了石雕工匠之路。

接到订单后,陈春泉马上花了10多分钟画好小象草图 ,并一丝不苟地标上尺寸比例。

在配备巨型切割机的厂房内,陈春泉正在查验切割好的石头。

用油性笔在石块上画好大样后便可正式开凿。

用机器代替人力切割,减轻了很大工作量。

陈春泉近期参与完成制作的五华人民公园牌坊。

  按语: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匠虽已淡出现代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在梅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客都大地的新时代工匠亦正潜心钻研,以创新突破焕发产业活力。本报推出“梅州智造·客都匠心”系列摄影报道,见证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图/本报记者 钟小丰 文/本报记者 刘 野 特约记者 张炳锋

  一个斜跨工具袋、一顶防尘帽、一把铁锤和石凿,这是五华石匠陈春泉每天的必备行头。自17岁时跟随表兄走上石匠之路后,“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成了他33年来生活的“主旋律”,冰冷笨重的花岗岩经过他的“妙手”雕琢后,变成了威猛庄严的石狮子、憨态可掬的招财象和娇艳欲滴的牡丹花……这些活灵活现的石雕工艺品整齐地陈列在不大的厂房内,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五华石雕曾经的辉煌。

  “我们五华的石雕,有几百年的历史呢,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州的五羊雕塑等很多著名石雕,都是我们五华人雕刻的。”陈春泉说,五华石雕行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尤为兴盛,由于石雕行业对于体力要求较高,所以主要以男性为主,其从业人数之多、技艺之精湛成为了俗语“五华阿哥硬打硬”的由来之一。与五华的很多石匠一样,陈春泉也出自于石匠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在少年时代就开始给家里帮忙,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机械也未能普及,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要人力来完成,他也从最基础的开山取石开始做起,一步步学习选材、画图、雕刻和镂空等技艺,直到成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石匠。在这个过程中,陈春泉不仅由此“打磨”出了坚韧不拔、不怕吃苦的性格,也在诸多石雕前辈杰出作品的感召下,逐渐形成了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

  “石材的特殊性决定了雕刻环节必须一步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石雕的形象和面貌,甚至成为‘废品’,这就要求石匠必须要心细,正所谓慢工出细活。”陈春泉说,他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是位于广州龙洞的一尊高5米、直径1米、刻有9条龙的龙柱石雕。“每次看到一块块石头变成栩栩如生的石雕,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

  在五华县委、县政府对于石雕工艺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陈春泉所在的石材工艺厂于去年成功获评“五华石雕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基地项目”。下一步,陈春泉打算向厂里建议将石雕产品“上网触电”扩大销路,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助力五华石雕行业重现往日的辉煌。“我会毫无保留地帮助年轻人学习石雕,将这门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陈春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