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观察 降低新三板投资门槛不应操之过急
新三板火了。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爆炸式扩容,各方参与者热情高涨,做市指数3月份上涨逾七成,而前一交易日的做市成交额也冲破了37亿元。
面对火爆的行情,不少中小投资者跃跃欲试,呼吁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但从市场的高风险以及和主板、创业板股票投资决策的差异性来看,大幅下调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不应操之过急。
新三板这波行情启动始于去年下半年,主要得益于市场的快速成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新三板市场自2013年底扩容至全国以来,就不断聚集能量,在“变”与“不变”中顺势行进。“变”的是制度不断完善,从协议转让系统上线、做市商制度成功运行,再到两大指数上线,各项规则正逐渐地走向成熟;而“不变”的是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初衷,从定增发行到并购重组,股票流动性得到了改善,市场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这让不少被挡在500万元投资门槛之外的中小投资者着急了,他们希望能够把投资门槛降至50万元甚至更低。其实,对于处于生命周期前段的新三板企业来说,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不能低估企业成长过程中角色转变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毕竟新三板股票和主板、创业板股票在企业质量、交易制度、风险偏好方面差距甚远。2014年有交易记录的279家挂牌企业中,换手率超过50%的企业占比为16.49%,其中换手率超过100%的公司仅有11家,中小企业素质的分化也导致了新三板是一个流动性分化的市场,贸然介入只会让习惯于投资主板、创业板的个人投资者难以承受风险之重。
加之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新三板在行进途中势必会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情况,譬如部分企业信披不规范、个别账户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等,这也就客观要求新三板从财务状况、投资经验、专业知识等维度严格个人投资者准入条件,不能笼而统之下调投资者门槛。即便投资门槛有所调整,也应与市场分层相配合推出,设计出竞价交易、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三种交易方式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根据企业流动性好坏、股权分散度多寡、利润水平高低给予不同门槛投资者不同的选择机会。
不过在现阶段下,急于投资新三板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以新三板股票为标的的资产管理产品和基金产品来分享新三板市场未来发展和估值提升的红利。如今,新三板这辆大车已承载着2177家挂牌公司的发展梦想,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其中,各项制度建设唯有与市场发展程度相匹配,扎实稳步推进,才能任重行远。(程丹)